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貴州平塘發現光緒年間摩崖石刻

貴州平塘發現光緒年間摩崖石刻

日期:2016/12/14 12:22:05      編輯:古建築保護
    貴州省平塘縣在六硐河峽谷懸崖絕壁上發現了三塊始刻於光緒年間的摩崖石刻,其內容涉及環保及反腐等,距今已有112年的歷史。這個摩崖石刻位於平塘縣平舟鎮拉引河下游,距六硐河50米,此處山高谷深,河面寬闊,河水深不見底,兩岸皆是絕壁,只能乘船而至。石刻分為4處,除了左上角镌刻“觀音洞”三個大字外,其余石刻還分為三個內容。

    【同期聲】貴州省平塘縣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員這個石刻的年代是清光緒二十八年,他的內容主要是,第一個內容主要是講米芽和六硐的交界的界址,第二個內容就是一些村規民約,比如說上面已經銘文刻有禁止捕魚伐樹,第三就是修建觀音洞一些村民捐銀、捐這三個內容。

    【解說】據悉,其中一處摩崖石刻寬1米、高1.2米,豎向楷書陰刻,共15行,滿行14字,內容為3項,落款是“光緒廿八年二月十六日”,即1903年2月16日;第二處摩崖石刻寬約1.3米,高約1.2米,豎向楷書陰刻,共20行,滿行20字,落款為“右谕通知,光緒二十八年二月二十九日示”。

    沿著摩崖石壁左邊向上100多米,有一個高約200米、深約600米的洞穴。據當地一老人稱,該洞為觀音洞,洞內曾建有寺廟,但因該寺廟無路進出,前去燒香拜佛的香客不多,後來寺廟搬至吉古大寨,至今已經消失。

    【同期】貴州省平塘縣六硐村村民石朝光以前我們那有五六位老人在河的下游種地,所以他們介紹這個地方石頭上的字,說這裡叫觀音洞,以前老人也沒有介紹(是什麼意思),他們只說是觀音洞,說是光緒二十八年,離現在也有100多年了。

    【解說】摩崖石刻是利用天然石壁刻文記事,這種與巖石並存的歷史,不僅承載了文學、書法和雕刻藝術,還留給後人更多可以觀賞觸摸的人文脈絡,極具文化考古和歷史研究價值。【同期】平塘縣文物管理所工作員楊芳堯從這個摩崖石刻來看,它作為我們在文物普查之前沒有發現,這個摩崖石刻還是有一定的歷史價值,所以還要和當地的村民講要好好的保存下來,不要人為破壞。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