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新疆首次發現崖洞葬壁龛葬

新疆首次發現崖洞葬壁龛葬

日期:2016/12/14 12:22:37      編輯:古建築保護
    一種被國內考古界譽為文化奇跡的奇特葬俗——崖洞葬和壁龛葬,日前被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員在新疆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境內的懸崖高山上或土台等地發現。這是新疆首次發現崖洞葬和壁龛葬,對研究帕米爾高原地區的古代葬俗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據參與考古調查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博館員艾濤介紹,他們去年在喀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進行邊境地區考古調查時,在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的懸崖上發現了崖洞葬和嬰兒壁龛葬。其中崖洞葬共計3處,分布在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境內高山和懸崖上的天然洞穴中。和內地的懸棺葬相似的是,這幾處崖洞葬周邊環境也很險峻,距離地面的高度有數十米至數百米。但不同的是,這些崖洞葬內沒有木棺。由於這些崖洞葬已被盜擾多次,且沒有正式發掘,考古人員在崖洞葬內沒有發現隨葬品,也無法得到更多的考古信息。艾濤說:“崖洞葬中只有幾具散亂的人骨,說明這些墓葬可能是一些合葬墓。”

    嬰兒壁龛葬發現有十處,都分布在一些土台或懸崖的壁上,葬坑比較簡陋,多是牆壁上開鑿一個長方形土坑,外面再用石頭或者泥土封住。艾濤介紹,嬰兒壁龛葬目前在國內很罕見,但他們在走訪這裡的居民時了解到,這種嬰兒壁龛葬在這裡分布較多,甚至在數十年前,當地還曾有人這樣埋葬過早夭折的孩子。

    崖洞葬是一種把屍體置於高山崖壁的天然崖洞或絕壁的天然平台、石墩上,或者人工鑿成的崖洞之中的葬法。在我國雲南、貴州等地有分布。據現有資料,最早的崖洞葬在距今近4000年時出現,最晚的可到明清時期。崖洞葬的起源與古代居民的宗教信仰有關。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