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甘肅漳縣境內發現春秋戰國戎人墓地

甘肅漳縣境內發現春秋戰國戎人墓地

日期:2016/12/14 12:20:21      編輯:古建築保護
    甘肅省文物局20日發布消息披露,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自去年8月至今年1月,對位於甘肅漳縣境內的墩坪遺址進行詳細勘探和系統發掘探明,這裡屬於春秋戰國戎人墓地,為追尋該區域西戎文化人群的源頭提供了線索。

    墩坪遺址在第一次文物普查時被發現,主要文化堆積是位於墩坪台地南側邊緣的齊家文化、寺窪文化聚落遺址。2012年3月,在該遺址中、北部被盜掘,繳獲文物160余件。根據出土文物的鑒定,得知該遺址中、北部台地分布一批東周時期的墓葬。

    為了解墓地文化屬性,使其得到有效保護,後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對其勘探結果表明,墓葬區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發現墓葬150余座;由於部分區域還未能勘探,推測墓葬總數應在200座左右。

    據了解,已發掘墓葬中出土各類隨葬器物數百件。隨葬品除銅車馬器和兵器外,還發現鐵器、金器、骨器、皮革、陶器及各種質地的料珠等。另外發現隨葬木車構件輪、輿、毂等和戈柲、權杖等的柄部。

    文物專家分析認為,墩坪墓地出土的遺物主要為典型的北方系青銅器,器物組合以三叉式護手劍、矛、戈與大量車馬器為主。從遺存文化特征和器物組合來看,墩坪墓地屬西戎文化。

    目前,除墩坪墓地外,在距墩坪墓地10公裡范圍之內還發現兩處同類墓地,這表明東周時期漳河流域分布著一支規模較大的戎人部落。

    甘肅省文物部門表示,此次發現為了解該區域內戎人文化面貌、社會發展進程及其在南北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提供了實物資料,也為開展整個漳河流域區域調查提供了線索,有利於進一步開展該人群數量、分布、文化性質及與秦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研究。

    甘肅省文物部門稱,此次考古說明歷史上這一地區處於極為重要的戰略地位,漳河流域很可能是中原文化西漸,北方文化南下的橋頭堡。這為完善東周時期甘寧地區戎人文化序列和部族的相互遷移提供了新的資料。

    墩坪墓地所在的三岔鎮因“東通武羌,南抵臨岷,北達隴渭”而得名,三岔鎮所屬縣城在東漢時期認為是“西陲屏障”而取名障縣,又名漳縣。(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