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新街現明清建築構件
日期:2016/12/14 12:19:45   編輯:古建築保護石構件
襄城新街發現柱礎、門當、頂門槓石洞等古建築構件。文化愛好者王夕平稱,這些疑似明清時期的建築構件,可能與清朝縣衙存在千絲萬縷的關系。
上午,在北街一處民居外,文化愛好者王夕平正清理石構件上的泥土。王夕平介紹,他從新街西段南側一段人行道路過,看到施工工人正在清理一些形狀各異的石塊。意識到這些石塊可能是古建築構件,王夕平和工人協商後,將幾塊大石頭用三輪車運回家中,先行保護。
襄陽五中退休特級教師李治和現場察看後介紹,構件分別為門當、柱礎、頂門槓石洞,所屬年代應為明清時期。“門當”指大宅門前的一對石鼓,又叫抱鼓石。因其鼓聲宏闊威嚴,厲如雷霆,老百姓認為能避邪。李治和說,古時家庭使用門當有講究,文官家中一般使用圓形的門當,武官家用的是方形的門當。而這個門當是圓形的,推測可能是文官家使用的。
據記載,新街是辛亥革命後取的名,清朝時是縣署(縣衙)和清末襄陽郵政局所在地。王夕平推測,石構件極有可能是縣衙的組成部分,與縣衙存在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