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千年古墓被盜 挖的土不見蹤影盜坑深達4米半
日期:2016/12/14 12:10:44   編輯:古建築保護 9月19日,記者接到市民反映,陽信縣水落坡鎮一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秦台遺址被盜挖。遺址在秦家村西北方位,記者趕到現場發現,盜坑已被填埋。村民王立忠說,“盜坑是數天前發現的,東西長約1米半,南北長約70厘米,深達4米半多。據說遺址距今有三四千年的歷史。”
“奇怪的是,只見坑不見土。能挖出接近六方的土,不知哪去了。”村民趙福明納悶道。
目前當地公安、文物等部門已經介入。案件正在偵查中。
盜坑已被填埋
畫圈處疑似嫌疑人留下的車轍
秦台遺址資料:
秦台遺址(又稱秦家遺址),呈漫坡狀,東西長約300米,南北寬約200米,總面積約為60000平方米。曾出土銅器,文化層距地表不足1米,厚度1.5米左右。遺物有商周時期的陶鬲、灰陶罐、粗把豆、陶紡輪、石鐮等。經鑒定為商周遺址,1992年被批准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秦台是建築在遺址上的一座古墓,夯土層明顯。次冢傳說紛纭,一曰:商丘冢,二曰:梁王冢。兩千多年過去,秦台在寂寞中逐漸荒蕪,幾乎為人所遺忘。不知從何時起,這裡成了狐獾生存的樂園,台中隱藏著大小不等幽深黑暗的洞穴。
有一年,本地瘧疾流行,百姓危在旦夕。有長者在秦台上采了一種草藥,回去煎湯喝,不久康復。消息傳開,人們爭相去采撷,確有奇效。因這裡狐狸時常出沒,隱居其中,人們誤認為是“狐仙”仙靈,“狐仙”的說法就此散播開來。
近幾十年來,常年都有很多人去秦台給狐仙上香燒馬,每年自年初二開始乃至整個正月,燒香燒紙馬的人來人往,綿延不斷。隨處可見虔誠的善男信女頂禮膜拜,焚香禱告,噼噼啪啪的鞭炮聲此起彼伏,碎紙屑漫天飛舞。小商小販也瞅准了商機,爭相前來擺攤,賣紙馬的,賣黃表的,賣香的,賣水果點心的,車水馬龍,熱鬧異常。
盜竊國家文物,有明確規定是違法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該法第三十一條明確規定:
有下列行為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貪污或者盜竊國家文物的;
(二)盜運珍貴文物出口或者進行文物投機倒把活動情節嚴重的;
(三)故意破壞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名勝古跡的;
(四)國家工作人員玩忽職守,造成珍貴文物損毀或者流失,情節嚴重的。
私自挖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以盜竊論處。”
1991年6月29日通過,並以48號主席令發布的《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懲治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犯罪的補充規定》中進一步明確:
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決定,對刑法補充規定:
盜掘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並處罰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並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盜掘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
(二)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集團的首要分子;
(三)多次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
(四)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並盜竊珍貴文物或者造成珍貴文物嚴重破壞的。
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所盜竊的文物,一律予以追繳。”
另外,《文物保護法》第十六條規定:“一切考古發掘工作,都必須履行報批手續。地下埋藏的文物,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都不得私自發掘。出土的文物除根據需要交給科學研究部門研究的以外,由當地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指定的單位保管,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侵占。”
數千年文化古遺址被盜,只見盜洞不見土,大膽盜墓賊這是要鬧哪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