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江蘇現八千多年前水稻田遺跡

江蘇現八千多年前水稻田遺跡

日期:2016/12/14 12:12:07      編輯:古建築保護
    記者從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獲悉,近日考古人員在江蘇泗洪韓井遺址內發現水稻田遺跡。經權威考古專家考證,此處水稻田遺跡距今已有8000多年。

    江蘇泗洪順山集遺址自2010年起經過多次考古發掘,經同位素測年,該遺址的時間跨度為距今8500至7500年,是淮河流域時代最早、規模最大的環壕遺址,填補了淮河中下游史前文明空白。為深入了解順山集文化,考古專家開始對順山集遺址4公裡外的同時期韓井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在韓井遺址,考古專家找到一處8000年前的水稻田遺跡。面積不足100平方米,被分割成不同形狀的田塊,每塊面積不足10平方米。據介紹,之所以認定此處遺跡為稻田的原因,一是遺跡結構特點及水管理方式,都有人工開挖的田塊、水坑、水溝和水口,與此前考古發現相似;二是發現了碳化稻和馴化水稻的證據,經測年表明距今已有8000多年;三是對水稻田的土壤進行分析表明,這裡曾經反復生長過水稻。

    據了解,在近日召開的泗洪順山集文化學術研討會上,來自全國的專家論證後達成共識,此處水稻田遺跡是迄今已知的世界最早人工稻作遺跡。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林留根告訴記者,大約1萬年前,中國人開始利用並選育水稻,此前曾考古發現距今1萬年前的碳化稻,但水稻田遺跡卻十分罕見。根據檢測,順山集遺址馴化稻所占的比例從早期的14%增長到晚期的26%左右,這表明當地水稻馴化水平比較低,但一千年間從未間斷。此次考古發現對研究中國稻作農業起源、江蘇文明起源等意義重大。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