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武威工地發現三處古建築遺跡

武威工地發現三處古建築遺跡

日期:2016/12/14 12:17:26      編輯:古建築保護
    武威市涼州區和平街小學全面改薄項目施工現場發現一口古井及另三處古建築遺跡,現場未出土其他文物。

    涼州區和平街小學全面改薄項目在開挖基礎的過程中,發現一口古井和其余三處古建遺跡,次日,得到消息的武威市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前往工地調查了解,該所工作人員對發現的遺跡尚不能確定其年代和文物價值,有待進一步挖掘研究。據了解,涼州區和平街小學緊靠甘肅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大雲寺,該校建於50年代。

    昨日上午,剛從挖掘現場考察回來的著名西夏文化專家孫壽齡向記者介紹了現場看到的情況,孫老告訴記者:在和平街小學工地,三米多深的開挖基坑內,挖掘出古井一處,由漢磚砌築,建設的時代約為前涼以前。另有三處古建築遺跡,其中兩處為圓形古建築,為漢磚所砌。另外一處圓形建築是明磚所砌。這些古建築遺跡與大雲寺遺址有何關系目前尚不可知。

    昨日下午,記者采訪了原武威市博物館館長文物專家黎大祥,黎大祥告訴記者:大雲寺位於武威市城東北隅,南北長189米,東西寬177米,占地面積為33453平方米。原名宏藏寺,為前涼升平七年(363)張天錫所建造。唐載初元年〔689)改名為大雲寺。西夏時改為皇家寺院護國寺。明洪武十六年(1383),日本僧人沙門志滿來涼州朝拜大雲寺,並主持募化重修。明代永樂皇帝賜建“清應禅寺”,大雲寺至此分為兩個寺院,東為大雲寺,西為清應寺。兩寺雙塔聳立,與羅什寺塔號為五涼奇觀,涼州八景之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