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武寧縣石渡鄉柳山寺門前菜地裡發現了一處明代寺廟文物,在該縣博物館工作人員的精心指導下,發掘鐵鐘、香爐各一鼎,雲板一塊,大磬一個。
其中大鐵鐘重約700余斤,高1.4米,上底直徑60厘米,下底直徑1米,紐35厘米,壁厚6厘米,用水初步清洗,鐘的四周對應刻有“皇圖永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輝法輪常轉”16個大字,還有許多小字,“柳山尖禅寺,弘治元年六月,京山治士王福忠造。”(弘治元年即公元1488年,弘治為中國明朝第九個皇帝明孝宗朱佑樘的年號)。其中香爐高1.4米,口徑60厘米,上刻有順義鄉三十四都。挖出的四件文物除少部分缺損,大體完整,每件文物上都刻有大小字,只是因埋藏地下多年,很多字已腐化,需進一步清理等待專家考證。
從挖出的大鐘上可以證明現在的柳山寺在明代為柳山尖寺,柳山因唐代柳渾任衢州司馬時,經此地,觀其景慕其優雅,棄官隱居此山功讀而得名,舊有“書院”“貞公祠“湧翠亭”等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