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木壘平頂山一古墓發現整只殉馬遺骨
日期:2016/12/14 12:19:02   編輯:古建築保護圖為發掘現場。國家考古所提供 張億 攝
圖為發掘現場。 張億 攝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隊在新疆木壘縣照壁山鄉平頂山古墓群發掘工作取得進展,考古隊工作人員在東YBM2墓坑內發現整只殉馬遺骨。
馬匹是古代草原部族最親密的伙伴,在葬禮時,馬匹要與逝者共同埋葬,並舉行祭祀活動。此次在平頂山古墓群發掘出殉馬,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隊隊長巫新華透露:“這是重大發現,是塞人馬祭,完整的馬入葬。”巫新華所述的的塞人,在《史記》、《漢書》有記載,生活在帕米爾、天山及新疆北部地區。
塞人是已知的歐亞草原古老的種族,東西方的文獻中有對他們的記錄,卻是鳳毛麟角。塞人消逝之後在這裡興起的是匈奴人,或許這些墓葬遺存正是草原種族交替與融合、草原文明斷裂與傳承的見證。
巫新華介紹說,早期人類在東天山一帶還有很多文化遺存,比如刻畫在新疆木壘縣照壁山的巖畫、遺留在草原上的石人等等,但如此規模的大墓在東天山地區尚屬首見。其他幾處墓群,年代都有差異,可能還與其他草原部族有關。
東天山以木壘縣為代表的山地草原,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適宜人類生存居住的地方,尤其適合早期草原部族生活,塞人、匈奴、突厥、回鹘、蒙古等諸多民族曾在這裡繁衍生息。幾千年來這裡的地理樣貌和生活方式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現在在這裡游牧的是哈薩克人。
此次發現的平頂山墓群,位於新疆木壘縣照壁山鄉平頂山村東南2公裡處的丘陵地帶,古墓群類型多樣,數量較多。其中秦漢古墓群面積約6萬平方米,共分布有5座圓形土石封堆墓。
據了解,此次考古隊已采用全站儀定位控制與測量、遙感測繪,金屬探測、地磁勘探,三維立體建模等多學科技術手段,進行為期兩周的前期學術准備。
目前,根據已經掌握的資料綜合周邊地域特征分析,可以判定,木壘平頂山廣大丘陵山地,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適宜人類生存居住的地方,尤其適合早期草原部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