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南水鄉千年古鎮:繁華景象不復 地域色彩濃厚
日期:2016/12/14 10:10:26   編輯:古建築保護後柳水鄉即後柳古鎮所在地,位於陝西省石泉縣南的漢江西岸,是由喜河水電站庫區蓄水倒灌與中壩河水回流而形成的500多畝港灣,與後柳古鎮唇齒相依。
據記載,歷史上後柳盛產桐油,人們沿江砌坎,修建油坊,出產桐油,故稱“油坊坎”。這裡曾是連接陝南和川北的重要商埠。憑借漢江水運的便利,陝南的山貨土產從此處銷往各地,來自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等地的客商在此建鋪中轉貨物。
當年的繁華景象不復存在,走進後柳古鎮,卻依稀可以看到當年的風貌。狹長的街道曲徑深幽,地面鋪著石板,兩旁的民宅,多以木板為牆,上有一層閣樓。街道的商鋪頗多,掛著古色古香的幌子。老式理發店、布鞋店、茶莊、彈匠店等更是增加了街道的古樸。抗戰名將王范堂故居也坐落於此。
記者一路行來,看到的多是保留歲月滄桑的痕跡,剔除了現代文明的浮躁,默默地守護著千百年來固有的生活方式。五彩缤紛的大千世界似乎並沒有“打擾”到這座寧靜而古老的鎮子,生活在此的居民多已習慣恬靜悠閒的生活。下午時分,店鋪已零零散散閉門謝客,街道邊多是坐在石板上或凳子上曬太陽的老人。看著來來往往的游客,一派祥和的氛圍。
年逾古稀的陳大爺愛抽煙斗,轉老街、泡茶館,義務為許多慕名而來的游客作講解,也很樂意擺出各種pose與人合影。他說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把家中的老屋翻建一下,搞個“農家樂”,讓更多的人知道陝南水鄉,知道後柳古鎮。
石泉縣委宣傳部干部王洪寶告訴記者,近年來,該鎮利用本地區位優勢,圍繞 “連通漢江水、起點在石泉”尋根主旨,突出抓好生態資源開發、古鎮改造建設及旅游文化挖掘相結合,精心打造後柳水鄉古鎮旅游品牌。
2011年,石泉縣旅游業實現接待游客132.3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94億元。
(編輯:李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