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梅州平遠發現鐵質牛犢狀文物

梅州平遠發現鐵質牛犢狀文物

日期:2016/12/14 12:14:25      編輯:古建築保護

鐵質牛犢狀文物

    本月中旬,平遠一位讀者給本報欄目來信,稱在仁居鎮五福村塔下灣的擴路工程中,施工人員在一舊塔遺址塔基下面挖掘發現一疑似文物的“鐵牛”。在場人員都不知其為何物、何時被埋、有何價值,希望民生記者能與相關部門聯系,了解此物真實情況。

    記者聯系上了平遠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證實了該名讀者的來信內容。該局文物股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省道S331線平遠縣仁居路段路基擴寬工程施工過程中挖掘發現一件鐵質牛犢狀文物,當時負責監督施工的縣公路局工作人員當即要求施工隊停止施工並向平遠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告知該情況。該縣文廣新局主要負責人高度重視,第一時間派相關工作人員趕赴現場勘查,並做好文物轉移和保護工作,目前該文物已由平遠縣博物館收藏保管。

    據了解,鐵質牛犢狀文物在一座舊塔(當地村民稱之為白塔)遺址塔基下面發現,該文物重12.6kg,通長40cm、通寬15cm、通高25cm(圖片由縣文廣新局文物股易宏松拍攝)。白塔遺址位於仁居鎮五福村塔下灣,S331公路及仁居河北坡,距公路36米的山崗上,塔身已於文革初期拆除,僅殘存由6層大理石塊組成的塔基。

    據白塔附近村民顏老先生等人介紹,以前在白塔遺址發現有碑文記載該塔建於明萬歷年間,為平面八角形七層樓閣式塔,通身用青磚塊砌築。史料清嘉慶二十五《平遠縣志》卷之五《名勝》篇《負郭八景》中記載:“橫崗古塔城東裡許。

    布麓舒岡,川流曲曲而來。有塔卓立雲際,極枕山瞰水之奇”,比照白塔遺址位置,白塔即橫崗古塔,但在該志卷之五《名勝》篇《坊塔》卻無此塔相關資料記載。為此,出土於該塔塔基的鐵質牛犢狀文物的具體制作年代和價值有待文物專家進一步鑒定後才能確定。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