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杭州桐廬發現大型北宋墓葬群

杭州桐廬發現大型北宋墓葬群

日期:2016/12/14 12:12:33      編輯:古建築保護

考古專家對古墓群進行搶救性發掘

 古墓中出土的隨葬品

    誰都沒有想到,桐廬分水鎮的一個小土坡竟然埋著一個大秘密。若不是偶然地滾下一個碗,這個已埋藏近千年的秘密,不知何時才會揭開謎底。

    當地考古部門人員趕到現場,吃驚地發現,表面上看起來是一個古墓,但實際上這是一個古墓群。隨著發掘推進,疑團越來越多:古墓之下為什麼還有古墓?墓地朝向幾乎都是正南北,古人怎麼做到?

    所有的古墓歷經900年,但保存十分完好,未見明顯的坍塌痕跡,是不是用了特殊的材料?

    隨著考古發掘逐步推進,這些問號正一一揭開。

    循著滾落的破碗

    發現了碼著磚的土洞

    幾天前,杭州桐廬分水鎮的一個小村子,幾位村民為修路在溪邊駁石坎。他們都是本村人,年紀都在50歲以上。突然,一口碗從工地一側的小山坡上滾了下來。暗青色,碗口破損,十分老舊。

    “滾下來,就停在我頭頂的土沿上。我叫了一聲,幾個人都來看,覺得沒什麼,就是一個破碗。”一個村民說,大家都沒有理會,繼續干活,直到第二次聽到頭頂異響。

    “聽到有東西滾下來的聲音,一看,是一個瓶子。”沒等瓶子滾落摔碎,有人用手接住:很完好,高度二三十厘米,胸徑七八厘米。

    這下大伙坐不住了,幾個人沿跡往上尋。他們看到土坡的一個斷面上有個洞,洞裡隱約還能看到幾個砂缽、碗碟。“洞口是土,稍進去一點就能看到磚,碼得很整齊。”

    “大家都別動,不論是什麼,要向上面報告。”一位年紀稍大的村民制止了大家進洞“探險”的舉動。

    意外發現北宋古墓群

    墓下還有墓

    桐廬縣博物館的專家和分水鎮文化站負責人很快趕到現場。

    “從出土瓷器及墓磚的形制來看,初步判斷是宋代墓葬。”趙忠軍是桐廬考古領域的專家,在博物館文保部工作多年,他判斷這個“洞”是墓室斷面,磚面應是墓室側牆。

    經初步查看,沿溪邊往山坡向上大約5米高的位置,有多座墓穴。考慮到墓葬年代規模,他趕緊向單位及杭州市考古部門匯報。“受多方面影響,只有市一級考古人員才能對墓葬進行下一步的精細探查發掘。”

    趙忠軍從業近20年,深知考古的各項流程。他一方面發動村民保護古墓,另一方面緊急“求助”。“部分古墓已經暴露在外,必須進行搶救性發掘。”

    他的判斷得到了杭州趕來的考古專家的認同。考古隊決定即刻進行發掘。

    清明節期間,趙忠軍參與了發掘過程。暴雨造成了不小的阻礙,但令人驚喜的是,考古隊很快發現這是一個墓葬群,一溜排開共有四座墓穴。但隨著這些墓穴被發掘,竟然在它們之下又發現了墓穴。

    “這是一個墓群,墓穴二層疊加,墓下有墓,墓內形制精美,屬典型宋代墓葬。”杭州市考古所工作人員李二鵬介紹,截至目前,這處墓葬群已經發現古墓6處。

    記者了解到,墓葬群中發現了數量不等的瓷碗、颔瓶以及錢幣(以北宋時期為主)。部分很完整,其中瓷碗、颔瓶造型精巧,紋飾精美,考古價值較高。

    “包括碗、瓶、錢幣在內,目前一共發現了幾十件物品。”趙忠軍說,從陪葬物品來看,這應該是北宋末期(距今約800年~1000年)普通百姓的墓葬,墓主或許來自同一家族。目前這些發掘品都帶回了當地博物館,進行進一步的整理、修復、鑒別。

    陪葬品考古價值

    大過經濟價值

    發現古墓群的小村莊,最近議論熱鬧,因為古墓,也因為文物。

    “聽說一個碗值一百萬,一個瓶值兩百萬。我不知道是不是真這麼值錢,但我覺得,我老公的老實肯定比這些都值錢。”雷金洪是發現古墓的村民之一,他的妻子很支持丈夫的行為,她覺得地下的文物就應當歸國家。

    “這些物品的考古價值比經濟價值大,沒有村民說得這麼誇張。但不管價值如何,村民的行為都值得嘉獎。”博物館文保部的相關負責人說,他們會給予一定的現金獎勵。隨著考古工作接近尾聲,一些當初被傳得神乎其神的謎團也一一解開。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