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江西龍虎山大上清宮考古發掘取得重大成果

江西龍虎山大上清宮考古發掘取得重大成果

日期:2016/12/14 12:21:47      編輯:古建築保護

出土的屋脊獸 資料圖片

    日前從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該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對鷹潭市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歷時半年多的考古發掘取得重大成果,證實此遺跡為北宋以後龍虎山道教祖庭的主體,現存建築遺跡體現了明代完整的宮觀建築布局,是我國南方地區迄今所發現等級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宋元明清皇家等級的宮觀建築遺址,是不可多得的古代宮觀建築實例。

    2014年6月,鷹潭市組織龍虎山大上清宮二期工程施工,其間發現大片建築遺跡。經有關部門初步探明,該遺跡為大上清宮古代遺址。隨即,江西考古工作者對其進行考古發掘。據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徐長青介紹,目前揭示的遺址地層關系清晰,時代序列較為完整,已發現的宮觀建築基址有龍虎門、玉皇殿、三官殿、二處碑廳、周廊、廂房等。同時,出土了大量宋、元、明、清時期的陶瓷器碎片及各類建築構件,其中不少是十分精致的琉璃瓦,反映了宮觀從宋到元明清各時期不間斷延續活動的過程。

    徐長青表示,此次對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的考古發掘,是我國首次進行大規模道教遺址發掘,考古揭示的以龍虎門——玉皇殿為中軸線的建築群基址,與清代寫實畫家關槐的《龍虎山鳥瞰圖》以及婁近垣《大上清宮全圖》所繪相吻合,說明現考古遺跡就是大上清宮明代遺存,是北宋以後龍虎山道教祖庭的主體。

    大上清宮位於龍虎山景區上清鎮東陲。古典名著《水浒傳》第一回“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中描述的場景即在宮內。清康熙二十六年,康熙皇帝御書“大上清宮”匾額,遂定名至今。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