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南昌西漢大墓首次發現了棺床

南昌西漢大墓首次發現了棺床

日期:2016/12/14 12:13:52      編輯:古建築保護

西漢大墓發掘的金板

紫金城遺址漢代瓦片

    考古人員繼續對主棺周圍的淤泥進行清理,發現主棺柩的內棺蓋版上有荒帷的痕跡。“目前完整的大件的紡織品還是沒有出現,我們看到的僅僅是存在荒帷的痕跡,貼在棺蓋板上,非常緊,而且破損比較厲害,所以,整體提取復原的可能性非常小。”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徐長青說。

    據了解,荒帷即棺罩,是對死者生前居室帷幄一類的模仿,主體為絲織品,即罩於棺框上的素錦類織物。“荒帷在漢代是比較多見的,但這一次(發現)的荒帷上的圖案排列有序,而且是在比較薄的紡織品上用朱砂染的線繡的一朵一朵的漢式花穗的花紋。”南昌西漢大墓考古發掘專家組成員、國內知名絲織品保護與修復專家王亞蓉介紹,由於荒帷保存情況不夠好,無法進行現場提取,專家們可能會在未來兩天內將荒帷放入實驗室進行室內提取。

    “等到內棺蓋打開後,按照現在主棺的保存狀況來看,應該還會有一些紡織品保存下來,屍身上應該也會有紡織品。我對這個期待很大。”王亞蓉說,過去如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大多是女性的服飾紡織品,這一次發掘的是男性的墓葬,應該能夠得到一批漢代貴族的男士高級紡織品。



    “金板”疑為“金冊”

    還記得本報之前報道的在西漢大墓內發現了一塊“金板”嗎?22日,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白雲翔介紹,在漢代諸侯王墓裡,沒有發現過埋葬金板的情況,南昌西漢大墓是第一例。國家文物局專家組組長、中國秦漢考古學會會長信立祥說,漢代皇帝祭祀祖先要獻黃金,凡是有封地的王侯都要上交金板,朝廷專門有人審查金板的重量和成色,如果有某項不合格,就會被削減封地。因此,信立祥推測,這些金板可能是進貢剩下的。“可能是還沒進貢的金板被放在墓穴裡。”他說,如果金板上沒有文字和紋飾,說明是個人儲藏的;如果有,那就能提供很多信息,具有重大歷史價值。而白雲翔介紹,金板有文字、圖像的可能性很大。

    目前,現場發現了3塊“金板”,長約20厘米、寬約15厘米、厚約5毫米。有專家分析,這可能是罕見的“金冊”。“金冊在古時用於冊封禮儀,但是在這裡出現的原因還不確定,以往漢代墓葬從未發現過金冊。而且金冊的記載,在清朝比較多,早期封建王朝比較少見。”專家表示,金冊應該能證明墓主身份,因為上面有冊封的記錄與個人情況。

    第一次發現棺床

    考古人員在發掘時,還發現了在內棺下設有棺床,輪子和滾軸均是木質結構。專家介紹,這樣的棺床在漢代考古中是第一次發現。“我們推斷這個活動的棺床是起靈時推進棺柩用的。”南昌西漢大墓考古發掘專家組副組長張仲立介紹,棺床並不常見,只有在大型墓葬中才會出現,由此也可見南昌西漢大墓墓主的身份很不一般。

    進展

    明年啟動建設遺址博物館、公園

    據了解,對於海昏侯的國都紫金城,專家已啟動對城牆的勘探。專家們在勘探中發現了一些非常特殊的現象。“紫金城城牆的設置等級很高,而且很講究。城牆呈環繞狀,有兩道城牆。我們推測,在當時一般人可能就在第一道城牆外面活動,進不了核心區域。”

    徐長青介紹,已對海昏侯國都遺址做了10年的考古規劃。“現在看到的海昏侯國都遺址僅僅是個墓園,我們下一步是要對其他的墓園展開工作,對其他墓園的時代序列進行排序以及分析其他墓園的結構情況、特點等。”徐長青說,明年將啟動建設遺址博物館和考古遺址公園。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