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岳陽發現清嘉慶年間340余字石刻“調解書”

岳陽發現清嘉慶年間340余字石刻“調解書”

日期:2016/12/14 12:13:03      編輯:古建築保護
    岳陽縣居民李先生在火車站北面的辛迪神水府廟的牆體發現一塊石刻碑石,長約70厘米,寬約40厘米,陰刻有340多字,落款時間為嘉慶八年八月十八日,即1803年立,距今213年。

    據榮宗禮村民榮文武介紹,辛迪神水府廟內有“洞庭君主”菩薩,平時除在廟裡供奉外,還要到附近張全屋、榮宗禮、許公孫三屋場的神堂裡輪流“坐堂”,一年輪一次,有固定的時間。由於賜福靈驗,有些屋場出現了故意拖延時間的現象,三姓之間也因此鬧出糾紛。嘉慶八年的八月十八日,三姓居民邀請中間人協調,並勒石為證。

    據榮宗禮老人回憶,1939年農歷八月十三日,水府廟遭日軍飛機轟炸,毀於一旦,石碑右下角被炸毀遺失。1958年大躍進時期,遺址遭受清理,廟宇蕩然無存。大集體建倉庫時,石碑被村民用來做基腳,無意間被保存下來了。後來因洞庭湖發洪水,倉庫毀於水患,牆體坍塌,石碑被附近居民榮前途搬到家中,得以保存。

    據文物所專家胡飛躍介紹,勒石刊碑是古代先民記錄重要事件的常用做法,目的是約束雙方言而有信,共同遵守調解約定,具有與現在司法部門寫的調解書一樣的作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