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拱遐想
日期:2016/12/14 19:27:05   編輯:古建築保護經常路過蘇州北寺塔,規模宏大的寺院前,有一座四柱三門的重檐牌樓引人注目。那坊頂的飛檐翹角,檐下密集的斗拱,氣勢不凡。記得這座牌樓是三十多年前,從馬醫科申時行祠堂搬遷至此,牌樓主體大都為優質木材,那密密集集的斗拱就為香樟木。我每每路過此地,都要對上面精巧的斗拱多看幾眼,遐想聯翩,總覺得那玲珑的斗拱,如瓣瓣雲朵,托著重檐翩翩欲飛……關於斗拱的功能,專業解釋是這樣的:通過斗拱擴大節點處構件的接觸面,改善節點受力情況,縮短所承托構件的淨跨,並通過斗拱的層層出挑,支承建築物的深遠出檐。通俗一點說,就是將屋頂之重,通過斗拱,層層傳遞至木柱而達到柱礎。
斗拱是一種很奇特的構件,一塊塊小木頭組合起來,居然可以挑托起那麼沉重、那樣深遠的屋檐,確是古代工匠一項了不起的創造。我曾經很膚淺地想,與其采用這種復雜的斗拱來支托挑出的屋檐,不如只需用一根木棍從柱子上斜撐出去,就可支頂住屋檐了,干嗎要那麼復雜?還要按使用部位來分出許多種類,什麼內檐斗拱、外檐斗拱、平座斗拱等等。其實,斗拱在古建築中的作用十分重要,除了起著承上啟下,傳遞荷載的作用。它還可以向外出挑,把最外層的桁檐挑出一定距離,使建築物出檐更加深遠,造型更加優美、壯觀。另外,它構造精巧,造型美觀,如盆景似花籃,又是很好的裝飾性構件。斗拱在建築中,猶如制服上的銜飾肩章,既是裝飾又是等級高低的標志。裝飾的意義甚至大於結構意義。所以到後來,明清兩朝有關建築的法規中,還出現了哪一級朝官的建築用房上允許或不允許用斗拱的明文規定。
斗拱在蘇州建築中,除了牌樓塔廟,多用於柱頂、額枋、屋檐等構築中。蘇州人把斗拱的功能與藝術融為了一體,逐漸向精細纖巧發展,達到了重裝飾的效果。蘇州舊時那些小巧玲珑的低層建築,最高不過兩層,牆面粉白潔淨,配上斗拱飛檐,愈顯出其古樸典雅。蘇州人喜歡將建築中有幾組斗拱,稱作為有幾朵斗拱,精巧之處可以想象。像位於東花橋巷汪宅(中和堂),那承檐額枋上就有著如花一般的四朵斗拱。拙政園著名的遠香堂,是高大寬敞的四面廳形式,堂內竟然無柱!碩大的屋頂,就靠著屋角的斗拱層層托梁而起,加之四周落地明罩,顯得玲珑透漏。古代文人形容這種大屋頂,就像鳥的翅膀一樣輕盈:“如鳥斯革,如翚斯飛”。蘇州古代的能工巧匠,創造力之強可見一斑。雖然時至現代化的今日,斗拱的力學功能應用已有所減弱,但它畢竟以傳統力學的美感,向世人展示了古建築厚重的歷史沉積和豐富的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