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太和考古發現古墓葬五座
日期:2016/12/14 12:12:47   編輯:古建築保護 太和縣倪邱鎮中心校綜合樓建設工地,發現一處家族性古墓葬群。太和縣相關部門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搶救性發掘。
3月22日,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這次考古發掘共發現古墓葬5座,其中夫妻合葬墓2座,單棺墓3座。目前,倪邱鎮中心校綜合樓建設工地施工已經暫停,出土文物將免費展出。
前後發現古墓葬5座
記者看到,現場發掘的古墓葬共3座,其中單棺墓1座,夫妻合葬墓2座,東西方向排列。
據介紹,最西側的1座古墓施工時遭到機械破壞,中間的古墓屬於部分發掘,東側的古墓保存較為完好,發掘工作開展較好,此次考古發掘的器物主要來自這座墓葬。
按照當時墓葬習俗,考古人員初步判斷這是一處“攜子抱孫墓”,現場有可能出現新的墓葬,太和縣文物部門立即組織專業人員時刻關注該工地的施工情況。
果不其然,後續的發掘中確認此次考古共發現古墓葬5座,均為南北走向的土坑墓。
目前,這處家族性墓地已出土玉劍彘、玉戒指、玉扳指、金戒指、銀錠、銀耳環、銅鏡、銅手镯、銅扣、水晶扣、雞心牌、帽頂、帽扣、銅錢等文物200余件(套)。
太和縣倪邱鎮文化站站長祝華表示,發現古墓葬後,當地政府及派出所立即派人趕往現場實施保護,並在發掘現場安裝了監控探頭,對工地實施24小時監控。
出土文物將免費向市民展出
據介紹,此次發掘出土的器物數量之多、類別之廣,在太和縣考古歷史上比較少見。
之所以有此結果,一是因為相關部門措施得力,二是當地群眾對考古工作的支持。太和縣相關部門表示,目前該墓葬群的發掘工作尚未結束,工地施工已經暫時停止。文物部門將對這些出土器物進行整理鑒定、分類存放,以確保這些器物的延續和利用。
太和縣新博物館建成後,這些文物將免費向市民開放,屆時市民可一睹上述出土器物的風采。太和縣文廣新局相關負責人稱,文物是傳承歷史的重要符號,他們將加大文物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在全社會營造愛護文物、保護文物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