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聖寺
日期:2016/12/14 12:47:18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祝聖寺位於南岳大廟的東南側,是南岳五大佛教叢林之一。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唐代高僧承遠(公元712-802)在這裡創建佛教寺院,名彌陀台,他的著名弟子法照(?-777),初居廬山,結西方道場。大歷二年(767)慕承遠名來南岳,師事承遠十二年。大歷末年(779)奉诏入長安,入皇宮教宮人五會念佛(五百人為一會),唐代宗奉為國師,傳教天下。法照向代宗極力稱贊其師承遠有異德,代宗南向而禮之,度不可征,乃名其居日“般舟道場”,用尊其位。承遠另一著名弟子日晤,十三歲出家,隨承遠長期侍勤,唐肅宗乾元元年(758),诏天下名山置大德七人,長講戒律,日晤獲選首位。他在南岳登壇傳戒37年,每年度僧千人,稱盛一時。他在舊址上建一精室命名為“般舟台”,專修念佛三昧,世稱“般舟和尚”。唐德宗貞元年間(785-805),诏為“彌陀寺”。從而,由彌陀台、般舟道場到彌陀寺,就成了名登朝庭,聲動公卿的天下名寺。
寺的主要結構有前殿、正殿、藏經閣、方丈室、羅漢堂等,光彩華麗,甚為壯觀。特別是羅漢堂,左右牆上嵌有石刻的五百羅漢像。這些羅漢像是寺內一個名叫心月的和尚雕刻出來的。心月和尚擅長石刻,他從江蘇常州天寧寺得來了羅漢摩本,不斷努力師法古人,體驗現狀,刻苦鑽研,終於在三年時間中完成了五百羅漢的石刻。這些羅漢線條流暢,栩栩如生,它們或雙膝盤坐,或袒胸欲行,或持禅杖,或揮禅帚,或目光前視,或俯首沉思,或臥或立,或哭或笑,或怒或樂,眾貌各殊,神采迥異,各相畢具,無一雷同,真是忘情物外,意境天然,篆刻工巧,深得佛教界和藝術界的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