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安國寺經幢
日期:2016/12/14 12:41:46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位於鹽官景區北寺巷西荷花池北,原安國寺舊址。經幢是鹽官安國寺內唯一遺存的建築。安國寺俗稱北寺,始建於唐開元元年(713年),初名鎮國海昌院,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名安國寺。寺已毀,僅留下三座經幢,分別建於唐會昌二年(842年),會昌四年(844年)及鹹通六年(865年)。
三座經幢平面均呈八角形。會昌年間的兩座經幢由須彌座、幢身和仰覆蓮、寶珠等組成,幢身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及序,高約5米。鹹通六年經幢雕刻最為優美,高約7米。雙層須彌座,座身镌刻“九山八海”。束腰浮雕蟠龍,體態矯健。雙層幢身,上層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及序,下層浮雕佛經故事。幢身上覆垂璎寶蓋,疊以仿木構建築的腰檐,雕鑿斗拱,出檐深遠,翼角起翹,勾頭滴水,蓋上有仰蓮、流雲石和寶珠等,較會昌兩幢更顯得層次豐富,輪廓線富有變化。
這三座經幢是研究我國南方唐代建築極為難得的實物例證,從中可以看出經幢之時代風格的演進和流變。1961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閱讀:
山西運城常平關帝廟
山西師家溝清代民居
山西澤州冶底岱廟
山西介休太和巖牌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