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古建彩畫的布局及特征

古建彩畫的布局及特征

日期:2016/12/14 13:07:47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一:彩畫布局

    古老的梁架,玉白的石壇,赤紅的門窗和金黃的琉璃瓦。雕梁畫棟這句成語足以證明中國古代建築雕飾彩畫的發達和輝煌。中國古建築上色彩之分配,是非常慎重的。檐下陰影掩映部分,主要色彩多為“冷色”,如青藍碧綠,略加金點。柱、門客和牆壁則以丹赤為主色,與檐下的冷色的彩畫正相反格調,與白色的台基相映襯,給紅牆黃瓦一個間斷。古建彩畫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是我國古代建築裝飾中最突出的特點之一。它以獨特的風格和物有的制作技術及其富麗堂粕的裝飾藝術效果,仍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成為我國建築藝術的精華而載入史冊。

    1、彩畫特征

    作用:油漆彩畫塗在木料上本來為的是避風日雨雪的侵蝕。隨著歷代帝王腐朽,顏色工料隨著講究,為中國古建築上一種重要裝飾。

    分類:殿式和蘇式。

    蘇式:是程式化象征的畫題,如龍、鳳、錦、旋子、西蕃蓮、西蕃草、夔花等。這些都用在最莊嚴的宮殿上。

    蘇式:以寫實的筆法和畫題為主,自然現象如山水、花卉、葡萄、蓮花、牡丹、桃子、佛手等;器皿如鼎、硯、書、畫等;動物如仙人、仙鶴、蛤蟆、蝙蝠、鹿、蝶等;字如福壽等。

    殿式的分類:和玺彩畫和旋子彩畫

    和玺的分類:金龍和玺、龍鳳和玺、金琢墨和玺、楞草和玺、連草和玺等。它以圖案來分類。

    旋子的分類:金琢墨石碾玉、煙琢墨石碾玉、金線大點金、墨線大點金、金線小點金、墨線小點金、雅伍墨等,它以色彩來分類。

    2、彩畫分配:

    枋心:將梁枋大略分為等分的三段,中段稱枋心。枋心合梁枋彩畫的中心,但只占全長三分之一。

    箍頭:箍頭是梁枋左右兩段的外極端,“箍”在枋的兩“頭”稱箍頭。

    藻頭:箍頭與枋心之間為藻頭。箍頭與藻頭一邊的總和占全長三分之一。藻頭雖在兩頭,但兩頭共和的總面積比枋心要大,所以藻頭的圖案與色彩不可輕蔑。

    盒子:如梁枋太長,可在箍頭與藻頭之間做盒子,圖案內容以龍、鳳、吉祥草為主。

    包袱:在蘇式彩畫裡有時檩子、墊板、檐枋三部的枋心聯成一個大的半圓形,裡面的彩畫也成為一個整個的布局,稱包袱又稱搭袱子。占全長三分之一。箍頭至煙雲一邊略占三分之一。

    色彩:以青、綠、紅、香色、紫色為主色。相鄰部位的青綠顏色互換,相間使用。圖案中的主要線條及紋樣瀝粉貼金。

    3、斗拱色彩:

    斗拱:在一攢斗拱中彩畫可分三部:

    線:線畫在每件的角邊線上,顏色有金、金銀、藍、綠、黑五種;

    地:地畫在各線的范圍內,顏色用丹、黃、青、綠四種,用青、綠最多;

    花:花畫在地上,顏色可以隨意分配,畫題有西蕃草、夔龍、流雲、墨線等等。

    墊拱板:墊拱板也有、線、地花三部;

    線:線畫在墊拱板邊緣上,也是五種顏色;

    地:地的顏色多與斗拱色反襯;

    花:花多是龍、鳳、蓮草及其他祥瑞的象征。

    4、斗拱彩畫:

    斗拱彩畫是根據大木彩畫來決定的,一般有如下作法:如彩畫為金琢墨石碾玉,金龍、金鳳和玺等,則斗拱邊不瀝粉,平金邊。如彩畫為雅伍墨、雄黃玉等,則培拱邊不瀝粉不貼金,抹黑邊,刷青綠拉白粉。

    (1)斗拱刷色:

    斗拱刷色:在前面講過,以角科、柱頭科、青升斗、綠翹昂為准,再向裡推為青翹昂綠升斗,青綠調換;如遇雙數時,中間兩攢可刷同一顏色,壓斗枋底面一律刷綠色。

    (2)斗拱板的彩繪:

    斗拱板又名墊拱板、灶火門,金線有瀝粉,金線外綠邊。斗拱有暈色者拉三綠暈色,然後拉粉。斗拱板內部,除金線彩龍鳳外,其余用三寶珠金火焰。黑線為紅油地。龍鳳、三寶珠有金活者,應先打譜子瀝粉,墊光沒,打金膠印,貼金後,再點白黑龍眼。三寶珠墊光油後,用土粉子炝好,碾三退暈青綠寶珠,上下調換。如不貼金者,墊光紅油,然後炝好,碾三退暈寶珠。黑線者為紅油地。三寶珠畫法以明間正中為准,寶珠上青下綠,然後向外推,青綠調換。

    4、構件色彩:

    雀替:雕畫行龍或五色草。

    插柁:柁為青箍頭、青楞線、綠枋心。

    插梁:梁為綠箍頭,綠楞線,青枋心,枋心畫龍。

    寶瓶:瀝粉西蕃蓮混金。挑尖梁頭、霸王拳、穿角兩側;畫西蕃蓮瀝粉貼金,壓金老。

    肚弦:瀝粉貼金退表青暈。仔角梁下面畫成龍肚子紋。

    椽頭:飛檐方椽頭為金萬字、菱花等。老檐圓椽頭為金虎眼等的花樣。

    三、和玺彩畫:

    1、和玺構圖:

    和玺:在清式彩畫中是最高級彩畫,用於主要宮殿和廟宇主堂上。組畫規范嚴謹、以各種姿態的龍為主要圖案。

    構圖:將大小額枋橫向分為三段,中為枋心,兩側為箍頭與藻頭。

    曲線:用形曲線分成整齊的格子,繪出皮條圭線、藻頭圭線、岔口線。

    枋心:把各種形式的龍畫在格內。枋心內畫二龍戲珠。

    箍頭:在箍頭盒子內畫坐龍。

    藻頭:藻頭畫升龍或降龍,如寬大可畫升降龍。

    死箍頭:箍頭邊線用金線或墨線,退暈色,拉大粉壓老叫死箍頭。

    活箍頭:活箍頭用片金西蕃蓮,邊珠或福字等幾何文字的稱活箍頭。

    岔角:箍頭與藻頭間的小尖形稱岔角,多畫菱花,可以用四分之一朵菱花填上,也可以空著。

    錦枋線:間界這各間間的線條叫錦枋線。

    枋線:有幾種畫法,除去金線或墨線之外,可用同一顏色,由淺至深層層排比退暈。

    柱子:柱子赤紅,上部分如交金墩、金柱、瓜柱等部分的構圖與色彩,按藻頭的圖形與顏色分配。

    2、各玺彩畫:

    (1)金龍和玺:枋心藻頭等在各部位均已繪龍為主稱為金龍和玺;

    平板枋:青地,兩端向中順序畫行龍。

    枋心:大額綠地,小額青地,畫二龍戲珠。

    藻頭:大額青地畫升龍,小額綠地畫降龍,升降龍可互換。較長藻頭可畫升降龍二龍戲珠。

    箍頭:大額青楞線,青盒子,小額綠楞線,綠盒子,內畫坐龍、升龍、降龍均可。

    墊板:朱紅地,兩端向中對畫行龍。

    柱頭上下兩頭各一條箍頭,上下刷綠紅,和青地對應,花紋有多種畫法。青地畫兩綠盒子,畫坐龍。

    雀替:赤地畫行龍,龍頭向中。

    斗拱壓斗枋:為青地畫工王雲。

    斗拱:多用藍綠兩色,周角用金黃線。升斗綠色則拱昂藍色,升斗藍則拱昂綠。每攢藍綠相間分配。色彩次間互換,隔間相同。

    (1)龍鳳和玺:繪龍鳳者稱為龍鳳和玺,略同金龍和玺,枋心、找頭、盒子等各部位由龍、鳳調換,色彩調換重新組圖。

    平板枋:綠地畫一龍一鳳為“龍鳳呈祥”,畫雙鳳為“雙鳳昭富”。

    枋心:大額青地畫龍,小額綠地畫鳳。

    藻頭:大額畫龍綠楞線,綠盒子,小額畫鳳青楞線,青盒子。凡枋心、盒子畫龍或鳳,藻頭就畫鳳或龍,隔間龍鳳相同。

    墊板:朱紅地,綠楞線,兩端向中對畫一龍一鳳或行龍。

    柱頭:箍頭上紅下綠,插梁頭畫鳳上綠下青。

    雀替:畫五色草。

    壓斗枋:綠地畫工王雲。

    斗拱板:畫坐龍或龍鳳。其於同金龍和玺,平板枋及由額墊板也可畫一龍一鳳,相間排比。

    (3)龍草和玺:繪龍和楞草者稱為龍草和玺;

    畫法:基本同金龍和玺、龍鳳和玺,較它們彩畫簡單。

    圖案:枋心、盒子、找頭由龍草調換構圖,組圖中有大草圖案。大草常配以“法輪”,又稱“法輪吉祥草”,簡稱“轱辘草”。墊板不畫龍,只畫“轱辘草”。龍草和玺均為死箍頭。壓頭枋,坐斗枋畫工王雲或流雲等,斗拱板畫三寶珠火焰。

    色彩:在和玺線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