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福清上迳鎮“三排三落厝”古民居

福清上迳鎮“三排三落厝”古民居

日期:2016/12/14 13:04:17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三排三落厝外景

三排三落厝外景

“官廳”內的天井

“官廳”內的天井

    聽說上迳鎮有一處保存良好的古民居,而且頗有清代建築風格,記者日前前往采風。

    記者在熱心村民林敦利先生的引領下,雖然七彎八拐,很快在上迳鎮老鎮區中心地帶看到這座被譽為“官廳”的古民居。當地村民們稱這座“官廳”古民居為“三排三落厝”,那是因為這座古民居連體建築一字排開,總長近百米,並且擁有一個寬敞的大埕。同時,三座連體房都是三進結構,整個建築面積占地3畝有余。

    “我們這座官廳擁有38間房間、36個天井!”陪同記者游覽的林先生,童年就是在古厝中度過的,因此介紹起來頗有自豪感:“從牆體上的遺跡和上輩人的介紹獲悉,官廳早年一度成為鄉國民黨黨部所在地,解放後還先後成為生產隊部和上迳鎮糧倉,以及鎮政府開大會時的場所。”

    記者看到,這座“官廳”建築結構確實非同尋常。牆體上可以辨別的圖案和文字遺跡,以及橫梁上承托牌匾的基座,不但印證了林先生介紹的史實,而且昭示了古厝曾經輝煌的歷史。“官廳”古厝大廳的與眾不同,再一次闡釋了“官廳”的含義。順著林先生的手勢,記者看到大廳上的橫梁既粗大,還跨度長。而且大廳的地板,前半部用的是丈余長近一米寬的厚青條石鋪就,後半部全部用紅“斗底磚”鋪設。整個大廳明亮寬敞,因此會被“官方”借用,難怪被該村歷代村民們美譽為“官廳”。

    看到記者面對一條小“胡同”疑惑,林先生介紹說,那是兩條婢女專用通道之一。原來,古厝的老主人曾經也是大戶人家。據族人口口相傳,歷史上該族祖上還出過“仕郎”爵位的官員。在主尊傭卑的封建社會,婢女專用通道的存在就不足為奇了。

    走進“官廳”,記者發現這座古厝相當有“個性”:擁有小巧精致的古水井;獨具風格的磚窗格;建造厚重嚴實的防火牆;雕刻美輪美奂的木承托;裝飾玲珑別致長屏風……這些都是它的特色之處。

    徜徉在古厝裡,記者在欣賞古建築給人視覺享受的同時,也驚歎古人雕琢一磚一瓦的智慧。

推薦閱讀:

寧海黃壇四堂

撫州迷宮般的汾水村

金華古韻優雅的熙春巷

寧波象山石浦漁港古城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