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福清‖福清古建築的“大觀園”
日期:2016/12/14 11:52:45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抵擋得住光影的舞蹈,卻鎖不住春天的盎然。穿行在古香古色的往事裡,思緒薄如蟬翼,熠熠閃光。
踏舊了平平仄仄的心路,祖輩的吆喝依然成韻麼?在風花雪月的日子裡,堅守是一道永不褪色的風景。
那草、那花何時再綠肥紅瘦,那水、那山早已浸潤千年風骨。
不忍回首,不堪回首,歲月就像一只輕柔的小手,抹去眼角的灰塵,擦去心靈的煙雲。
多少次期盼,因鄉戀變得纏綿而美麗。多少回呼喚,時常濺濕你我的斑斓的衷情。
抖落沉寂和滄桑。你的夢不老,疊放誰家的屋脊……
即便是昏燈,依舊照亮心靈深處。
——陽下北西亭古民居群走筆
在陽下街道北西亭村,由十幾座穿斗式硬山頂古厝組成的陳氏古居民群,令人歎為觀止。該古居民群總建築面積達數千平方米。主要建築有6 座,其中1 座六扇兩護堂、1 座三進。這6 座古民居布局完整,前後平行,透視感極強。在6 座主要建築的附近,還有大量風格相似的古民居與之連成一片,規模十分恢弘,歷史至少百年以上。
徜徉陳氏古民居群,可以發現,它式樣獨特,工藝精湛,布局嚴謹,開合有序,互為呼應。不僅單體設計和施工堪稱福清建築史的上乘之作,其規模之巨大亦為閩東南所僅見,可謂步步入景,處處堪畫。
陳氏古民居群突出反映悠久歷史所留下的廣博深邃的文化底蘊,它恰似一幅民俗長卷,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一體。其主體建築上的各種木制裝飾莊嚴肅穆、妙趣橫生,在突出主建築的前提下,趨於多樣性。柱礎、駝峰多雕有人物、花鳥、幾何圖形等吉祥圖案。而那些木制扇門上刻著的“漁、樵、耕、讀”等镂空裝飾圖案,雖已顯斑駁,但其構圖仍栩栩如生。若仔細端詳,甚至還可以清晰看見葉子疏密的紋理、魚身上閃現的鱗片。山牆門廊裡,到處飾有磚雕、石雕和木雕,技法娴熟,線條細膩,情趣盎然。柱子底部,或鑿以龍首獸頭,或飾以連珠枝葉;窗棂欄桿,或做梅蘭瓶竹,或為藍釉葫蘆。這些精美的雕飾,有相當部分是镏金的,充分展現了福清建築木刻成熟的藝術造詣。據介紹,其中一座古民居僅雕刻時間就花去12 年。
90 歲多歲的村民吳菊宋說,文革“破四舊”時,她為了保護一幅“狀元騎馬圖”,偷偷用白紙將其糊住,才使之躲過了一劫。遺憾的是,就在前些年,這些東西被人盜走了,十分痛心。直到現在,還時常有人前來收購那些存世無多的精美木構件,但均遭到拒絕。
陳氏古民居群猶如一個近代民俗博物館,無一處不生動,無一處不凝重,無一處不寫滿歷史。古民居的一切,總是那麼魂牽夢繞地牽扯著我們的思緒。頭頂上合抱的古椽、腳底下平仄的青石板,窗門上惟妙惟肖的木刻,都分明在訴說著時光的流逝……
陳氏古民居群超群的藝術魅力,在水泥建築物瘋長的今日,愈加凸顯出其獨特的價值。假如拂去百年風塵,它必是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