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處文物古跡晉級“省保”
日期:2016/12/14 12:51:23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劉謙初故居
馬台花石橋
平度城隍廟
南姚家水閘遺址
記者從平度市博物館了解到,日前,省政府公布了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平度市劉謙初故居、平度城隍廟、馬台花石橋、南姚家水閘遺址4處文物古跡榜上有名,成功晉級“省保”。其中劉謙初故居、平度城隍廟是由青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循序升級“省保”,而馬台花石橋和南姚家水閘遺址是借膠萊運河申請世界文化遺產之機,分別由文物點和平度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一舉升級“省保”。
至此,平度市共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66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青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3處,平度市級文物保護單位44處。四處文物古跡成功晉級“省保”,對於平度市更好地保護珍貴文化遺產,繼承和發揚歷史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劉謙初故居
據了解,劉謙初故居坐落在田莊鎮劉家莊村東首街南一條南北巷的東側,街門向西,獨院,占地面積34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90平方米,坐北朝南,是一棟磚木結構的傳統式平房。正房的東間為劉謙初祖父母臥室,中間兩間為灶間與正間,西兩間套間為劉謙初父母臥室。1897年12月2日,劉謙初就誕生在這棟房子裡。2001年,平度市政府投資8萬元對故居進行了重修,於2002年4月5日清明節,也就是劉謙初犧牲71周年紀念日之際,舉行了劉謙初故居修復落成典禮,現已開辟為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陣地。
平度城隍廟
記者了解到,平度城隍廟位於李園街道南關村,是平度市現存為數不多的重要廟宇之一。平度城隍廟始建年代不詳,現存城隍廟大殿為明代建築,屬單檐歇山式建築。黃綠琉璃瓦覆頂,殿面舒緩流暢,檐角平展微挑。高大的石、木柱各就各位,承托起寬大的殿宇。殿內木結構梁架及相關構件縱橫交錯並飾以彩繪。平度知州舒士貴於康熙四十九年題於兩根石柱上宣揚懲惡揚善的74字楷書長聯,尤為矚目。城隍廟大殿的建築藝術得到了國內外古建築專家的一致肯定和贊譽。
馬台花石橋
馬台花石橋位於明村鎮馬台村西100米處,是連接平度和高密的交通古橋之一。馬台花石橋為平梁石墩橋,以橋上有一塊花石而命名,橋長48米,寬3米,共24孔。橋面由120余塊長條石砌成,橋墩由5~6層長條石砌成。橋頭有三塊修橋碑,其中一塊是1928年的,碑文中記載了橋的來歷,說平高兩縣交界膠萊河古有花石橋,初建年代不可考。康熙、道光兩次重修,東首第四孔有花石而命名。此碑文由平度師范講習所畢業生許象儀書,字跡厚重飄逸,頗有清中期書法的風貌。
南姚家水閘遺址
南姚家水閘遺址位於蓼蘭鎮南姚家村以南30米處的膠萊河河道中,元代遺址。作為膠萊運河的一項基礎工程和運河通航的一個重要標志,南姚家水閘隱含著多重歷史景深,在運河的開鑿與航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發揮著提水流、平衡水量的關鍵作用,堪稱運河的中樞系統。遺址范圍內發現了古水閘用的擋水石條多塊,並搜集到了遺留下來的锔扣。锔扣,就是用金屬打成或鑄成的扁平的各種形狀的锔子,用來連接兩塊石材防止被大水沖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