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築中蘊涵的八大元素
日期:2016/12/14 12:57:57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中國建築為世界建築中的一大分類,其建築體系是世界上獨特的,中國建築地域特色濃厚,朝代更替帶來的一代新風與民間地方手法互相影響,南北建築特色分明。
馬頭牆
馬頭牆,是徽派建築的重要特色。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築密度較大,不利於防火的矛盾比較突出,而高高的馬頭牆,能在相鄰民居發生火災的情況下,起著隔斷火源的作用,故而馬頭牆又稱之為封火牆。從高處往上看,聚族而居的村落中,高低起伏的馬頭牆,給人視覺產生一種“萬馬奔騰”的動感,也隱喻著整個宗族生氣勃勃,興旺發達。
圍合式院落、庭院
庭院是千百年來中國建築的主要表現形式,在以房屋圍合的形制中,裝載著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和審美情趣,這種內向封閉而又溫馨舒適的院落空間,曾經滋養培育了一代代中國人的性情和性格,以致成為最為普遍的傳統生活方式。圍合,不僅僅指的是物理的保護,而是建立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東西,圍合形成獨立完整的局部空間而感受到安全感與歸宿感。
朱紅色大門、镂空花窗
單純的高會給人壓抑的感受,故而在圍牆上又常镂空雕刻花窗,圖案往往是喜鵲登梅,喻寒盡春來的喜訊,既是在家妻兒的向往,又是對在外家人的祝福。窗雕圖案多采用諧音與暗喻方式,這些圖案不僅起著裝飾美化的作用,還具有采光通風、防塵、分割空間的功能。極力再創虛與實的對比。朱紅色,又稱中國紅,因為宮殿裝修的主色調使用的是金黃色和朱紅色,因此朱紅色表示高貴與權威,朱紅色的大門象征著莊重。
石雕、木雕、磚雕
石雕、磚雕、木雕是古徽州建築的“三雕”。徽州木雕、石雕、磚雕藝術善於處理原材料本色,既能融化在建築物整體之中,又能像水墨畫一樣,清新淡雅,特別是木雕藝術,更為古色古香的建築錦上添花。
坡屋頂
在中國,坡屋頂幾乎是傳統建築的代名詞,在傳統建築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傳統的坡屋頂造型設計,會使宮殿、廟宇等宮殿建築產生雄渾、挺拔、高崇、飛動和飄逸的獨特韻律,也會使民居建築產生親切、自然和溫馨的感覺。
飛檐
飛檐是其屋檐上翹,形如飛鳥展翅,輕盈活潑,是中國建築上民族風格的重要表現之一,常用在亭、台、樓、閣、宮殿、廟宇的屋頂轉角處。我國傳統建築檐部形式,屋檐特別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翹起。飛檐設計構圖巧妙,造型優美的屋頂給人們以賞心悅目的藝術享受。
四合院
四合院建築的規劃布局以南北縱軸對稱布置和封閉獨立的院落為基本特征。四合院采用的是老北京四合院建築風格,強調居住空間的私密性,中國的住宅建築大部分都是內院式住宅,但南北方有差異。南方許多地區的四合院,其四面的房屋多為樓房,而且在庭院的四個拐角處房屋相連,住宅庭院一般較小,被稱為“天井”;
青磚、黛瓦或粉牆
“粉牆黛瓦”即雪白的牆壁,青黑的瓦,用來描寫房屋的。建築色彩上,江南民居青磚、粉牆、黛瓦,形成質樸、淡雅的風格,屋蓋是青瓦,外牆用磚砌,屋頂、屋檐、空斗牆、觀音兜山脊或馬頭牆,形成高低錯落的形體節奏和粉牆黛瓦、庭院深邃的建築群體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