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證洞穴史前巖畫中的真恐龍
日期:2016/12/14 13:11:22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外表酷似恐龍的壁畫原是泥漬污點
自然橋國家紀念碑(NaturalBridgesNaturalMonument)上古老的巖畫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巖石上有一個酷似植食性恐龍——梁龍(diplodocus)的壁畫。
美國費耶特維爾州立大學(FayettevilleStateUniversity)的生物學教授P.Senter兩年前來到了這裡。他說:“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它看起來像極了一只蜥腳類恐龍(sauropod)。”巖畫在數千年前印第安人所生活的科羅拉多州,猶他州和新墨西哥州非常常見。上面通常會畫有鹿或其它動物,但這是極少數描繪有史前動物的壁畫之一。
Senter發現這幅巖畫被神創論者當做證明人類和恐龍一起生活過的證據,在各很多網站都能看到,並且在肯塔基州彼得斯堡(Petersburg)的創造論博物館也有展出。
Senter因此對它產生的興趣,便聯絡了科羅拉多州的考古學家S.J.Cole。Cole對巖畫進行了仔細的檢查研究後,宣布它其實是由兩個獨立部分的組合,其中一部分畫的是一條蛇,而“恐龍”的“腿”實際上只是天然礦物或泥漬污點。
但這一觀點受到了創造論博物館的官員的批判反駁,認為Cole只是用“望遠鏡”在觀察。
Senter和Cole的文章中說到因洞穴內地形崎岖所以並不能放置梯子更近距離觀察。但他們解釋說恐龍巖畫其實只是一種心理學現象——paraeidolia,人們在接受事物時很容易會受到模糊和隨機刺激,如看到雲朵上動物的形狀,食物上宗教的人臉等。
在克奇納橋(KachinaBridge)實際上還有幾幅“恐龍”巖畫:三角龍(Triceratops)和獨角龍(Monoclonius),但作者認為這也是由幾個部分所組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