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灰雕 延伸的歷史眺望

灰雕 延伸的歷史眺望

日期:2016/12/14 13:13:03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灰雕 延伸的歷史眺望

灰雕 延伸的歷史眺望

    栩栩如生的飛翹屋檐、蜿蜒勾勒的精致壁面,路橋灰雕用它特有的裝飾韻味刻錄進了路橋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裡,延伸開一段歷史的素色記憶。

    雖然經過一次次大刀闊斧的舊城改造後,很多古建築遭到破壞坍塌,附於其上的灰雕也隨之遭到無情的“傷害”。幸好在十裡長街一帶,還算完整地保存下來了這份古色古香的建築裝飾。倘徉其中,偶爾翹首遙望灰雕,總會遇見一種綿長的驚喜,似驚歎,似祈禱。

    蛤蜊殼煅燒成的好原料

    路橋灰雕已經在歷史的舞台上低調地演繹了800余年,起源於宋朝,興於明清,當時它的主要作用是避雷,其次是辟邪。

    宋代時期,我區手工業發達,經濟繁榮,當地宗教氛圍亦十分濃厚,旺盛的香火致使眾多廟宇興建。灰雕作為廟宇建築的重要裝飾部分,也隨之興旺發展起來。而路橋十裡長街古建築尚現保存著這些珍貴的灰雕,大多是晚清和民國時期的產物。

    灰雕是用蜊灰作為主材料加工而成的雕塑。何為蜊灰?路橋水域面積廣,貝殼豐富,用一種叫蛤蜊的貝殼煅燒成生蜊灰,再融入稻草筋或落麻筋,加工成熟即可。在制作大型灰雕時,會在蜊灰裡面加入毛竹片,用於固形,並起到骨架的作用。小型灰雕則可直接將蜊灰倒進提前制作好的模子裡,待干後取出再加以進一步的雕琢。

    當地的能工巧匠利用蜊灰這種沿海居民蓋樓砌牆常用的材料,通過精心加工雕刻後,就能將其幻變成房屋的屋脊、翹角和胡同角、涼亭的屋檐,以及橋梁回廊的欄牆等。

    據介紹,灰雕可分為浮雕、懸雕以及陰雕,房屋的屋脊主要用懸雕和浮雕,而亭台樓閣的牆上和台沿一般采用浮雕,門框、花框等則采用懸雕。

    缤紛造型,演繹濃厚地方特色

    路橋灰雕雖以素色為主,但卻可雕刻成各種各樣的缤紛造型,有人物、山水、花鳥、走獸及文字等。人物又分為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內容主要反映忠孝節義以及古代文學作品中的故事情節。其他還包括龍、鳳、雀、松鼠等飛禽走獸,蘭花、翠竹、葡萄、萬年青等花草樹木,以及福、祿、壽等文字。

    與我省其他沿海地區相比,路橋的灰雕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題材內容上,都占有很大的優勢。一是路橋灰雕被廣泛應用於民居,不像其他地方的屋檐裝飾一般都只應用於廟宇、祠堂等;二是創造題材更為豐富,既有形象的題材,也有抽象的造型,除了極具現代感外,還具有設計學中的形式美和構成感;三是與內陸地區的屋檐略有不同,路橋的民宅為了更好地抗台風,一般都比較低矮,屋檐通常樣式簡樸,唯獨屋頂的灰雕卻極盡豐富,在空中定格成了一道道獨特的風景。

    不難發現,路橋灰雕具有極其濃厚的地方特色,鮮明地展示了明、清時期的建築風格,具有很高的建築審美和研究價值。

    因此,2006年路橋灰雕被列入第一批路橋區民間藝術資源保護名錄。2007年,路橋灰雕在被成功列為“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後,又相繼申報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作品在省圖書館及全省各地陸續展出,並且得到有關學者專家的認可。

    镌刻大半輩子的灰雕情結

    80歲高齡的洪榮富,在2009年被區政府確認為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洪榮富如今雖已年高,但依舊精神矍铄,經常在中午時搬出灰雕的行當,不停地塗塗刻刻。

    據悉,洪榮富已經從事泥水工達59個年頭,父親是素有“泥水狀元”之稱的洪仁法。洪榮富打小便跟在父親身後學習,悟性很高的他,對於各種泥水的加工竅門總是一指點就會。他將最基礎的技藝學會後,還不斷地勤加研究,以至於後來出師後,連父親都自歎不如。

    年輕時期的洪榮富,就對利用蜊灰來雕塑人物、花鳥、蟲蛇等非常感興趣,經他雕塑出來的灰雕作品件件栩栩如生。他所創作的百鴿圍台、三英戰呂布、鯉魚跳龍門、十裡長街百檐圖等作品,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洪榮富極其熱愛這門手藝,以前用它來作為謀生的手段,現在繼續干這手藝活則單單是興趣使然了。前些年,曾經有很多人跑來跟他學習灰雕這門手藝,來自洪家、金清、新河等地的人都有。不過隨著活計的慢慢變少,如今來學這門手藝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洪榮富說,有一部分徒弟學成後自立門戶,在路橋當地或者在外地以此謀生,一點一點繼續傳播著該技藝,讓更多的人見識到路橋灰雕的藝術魅力,這也是讓他比較欣慰的地方。對他來說,將灰雕這門技藝無限地發揚光大,便是他畢生最大的心願。

    後記

    隨著現代建築材料的不斷更新,加上懂灰雕工藝的傳承人已經寥寥無幾,對灰雕這種傳統手工技藝的保護可謂是迫在眉睫。隨著各種古式建築慢慢被淘汰,現存完好的路橋灰雕也是屈指可數。目前還能比較集中看到的灰雕建築,也僅有路橋街道十裡長街一帶的老房子以及新橋的五鳳樓了。

    栩栩如生的飛翹屋檐、蜿蜒勾勒的精致壁面,路橋灰雕用它特有的裝飾韻味刻錄進了路橋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裡,延伸開一段歷史的素色記憶。

    雖然經過一次次大刀闊斧的舊城改造後,很多古建築遭到破壞坍塌,附於其上的灰雕也隨之遭到無情的“傷害”。幸好在十裡長街一帶,還算完整地保存下來了這份古色古香的建築裝飾。倘徉其中,偶爾翹首遙望灰雕,總會遇見一種綿長的驚喜,似驚歎,似祈禱。

推薦閱讀:

宜賓夕佳山古韻 精美的落地花罩

六大民居派別之徽派建築

以弗所古城 置身於古代建築藝術的畫廊裡

貴州最獨特鼓樓-獨柱鼓樓

灰雕 延伸的歷史眺望

灰雕 延伸的歷史眺望

    蛤蜊殼煅燒成的好原料

    路橋灰雕已經在歷史的舞台上低調地演繹了800余年,起源於宋朝,興於明清,當時它的主要作用是避雷,其次是辟邪。

    宋代時期,我區手工業發達,經濟繁榮,當地宗教氛圍亦十分濃厚,旺盛的香火致使眾多廟宇興建。灰雕作為廟宇建築的重要裝飾部分,也隨之興旺發展起來。而路橋十裡長街古建築尚現保存著這些珍貴的灰雕,大多是晚清和民國時期的產物。

    灰雕是用蜊灰作為主材料加工而成的雕塑。何為蜊灰?路橋水域面積廣,貝殼豐富,用一種叫蛤蜊的貝殼煅燒成生蜊灰,再融入稻草筋或落麻筋,加工成熟即可。在制作大型灰雕時,會在蜊灰裡面加入毛竹片,用於固形,並起到骨架的作用。小型灰雕則可直接將蜊灰倒進提前制作好的模子裡,待干後取出再加以進一步的雕琢。

    當地的能工巧匠利用蜊灰這種沿海居民蓋樓砌牆常用的材料,通過精心加工雕刻後,就能將其幻變成房屋的屋脊、翹角和胡同角、涼亭的屋檐,以及橋梁回廊的欄牆等。

    據介紹,灰雕可分為浮雕、懸雕以及陰雕,房屋的屋脊主要用懸雕和浮雕,而亭台樓閣的牆上和台沿一般采用浮雕,門框、花框等則采用懸雕。

    缤紛造型,演繹濃厚地方特色

    路橋灰雕雖以素色為主,但卻可雕刻成各種各樣的缤紛造型,有人物、山水、花鳥、走獸及文字等。人物又分為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內容主要反映忠孝節義以及古代文學作品中的故事情節。其他還包括龍、鳳、雀、松鼠等飛禽走獸,蘭花、翠竹、葡萄、萬年青等花草樹木,以及福、祿、壽等文字。

    與我省其他沿海地區相比,路橋的灰雕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題材內容上,都占有很大的優勢。一是路橋灰雕被廣泛應用於民居,不像其他地方的屋檐裝飾一般都只應用於廟宇、祠堂等;二是創造題材更為豐富,既有形象的題材,也有抽象的造型,除了極具現代感外,還具有設計學中的形式美和構成感;三是與內陸地區的屋檐略有不同,路橋的民宅為了更好地抗台風,一般都比較低矮,屋檐通常樣式簡樸,唯獨屋頂的灰雕卻極盡豐富,在空中定格成了一道道獨特的風景。

    不難發現,路橋灰雕具有極其濃厚的地方特色,鮮明地展示了明、清時期的建築風格,具有很高的建築審美和研究價值。

    因此,2006年路橋灰雕被列入第一批路橋區民間藝術資源保護名錄。2007年,路橋灰雕在被成功列為“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後,又相繼申報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作品在省圖書館及全省各地陸續展出,並且得到有關學者專家的認可。

    镌刻大半輩子的灰雕情結

    80歲高齡的洪榮富,在2009年被區政府確認為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洪榮富如今雖已年高,但依舊精神矍铄,經常在中午時搬出灰雕的行當,不停地塗塗刻刻。

    據悉,洪榮富已經從事泥水工達59個年頭,父親是素有“泥水狀元”之稱的洪仁法。洪榮富打小便跟在父親身後學習,悟性很高的他,對於各種泥水的加工竅門總是一指點就會。他將最基礎的技藝學會後,還不斷地勤加研究,以至於後來出師後,連父親都自歎不如。

    年輕時期的洪榮富,就對利用蜊灰來雕塑人物、花鳥、蟲蛇等非常感興趣,經他雕塑出來的灰雕作品件件栩栩如生。他所創作的百鴿圍台、三英戰呂布、鯉魚跳龍門、十裡長街百檐圖等作品,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洪榮富極其熱愛這門手藝,以前用它來作為謀生的手段,現在繼續干這手藝活則單單是興趣使然了。前些年,曾經有很多人跑來跟他學習灰雕這門手藝,來自洪家、金清、新河等地的人都有。不過隨著活計的慢慢變少,如今來學這門手藝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洪榮富說,有一部分徒弟學成後自立門戶,在路橋當地或者在外地以此謀生,一點一點繼續傳播著該技藝,讓更多的人見識到路橋灰雕的藝術魅力,這也是讓他比較欣慰的地方。對他來說,將灰雕這門技藝無限地發揚光大,便是他畢生最大的心願。

    後記

    隨著現代建築材料的不斷更新,加上懂灰雕工藝的傳承人已經寥寥無幾,對灰雕這種傳統手工技藝的保護可謂是迫在眉睫。隨著各種古式建築慢慢被淘汰,現存完好的路橋灰雕也是屈指可數。目前還能比較集中看到的灰雕建築,也僅有路橋街道十裡長街一帶的老房子以及新橋的五鳳樓了。

推薦閱讀:

宜賓夕佳山古韻 精美的落地花罩

六大民居派別之徽派建築

以弗所古城 置身於古代建築藝術的畫廊裡

貴州最獨特鼓樓-獨柱鼓樓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