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天下第一壇

天下第一壇

日期:2016/12/14 12:44:57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一千多年前,大唐的天子們在這裡一步一步登上壇頂,虔誠地把祭品獻到“昊天上帝”的牌位前,他們自稱是天的兒子,對上天無比尊敬和崇拜,在他們的都城南面,有一處供天子們與上天溝通的地方——天壇,它曾是國家至高無上的禮儀重地,皇帝們在這裡為國家的康泰繁榮祭天祈福。一千多年後的今天,這座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壇”,默默地安坐在西安南郊一隅,訴說著千年滄桑的歷史。

    西安天壇是北京天壇之祖

    1999年3月到5月,在陝西師范大學南側的荒土坡上辛勤發掘了整整兩個半月,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唐城工作隊的專家們終於將現存年代最久遠、級別最高的唐代天壇遺址,從厚厚的黃土中剝了出來。當時參加發掘工作的賀歲利先生介紹:“西安天壇遺址在上世紀50年代末的文物普查中被確認,然而一直沒有進行過發掘,直到1999年才被列入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唐城工作隊的發掘計劃中。”此事在當時的影響不小,甚至很多外地媒體都做了報道,然而,事隔十年後的今天,提起這座“天下第一壇”,很多西安人都會瞪大雙眼:“西安也有天壇?”

    西安不僅有天壇,而且還被專家稱為“天下第一壇”。這個“第一”的名號,並不是西安人往自己臉上貼金,而是名副其實、響當當的。其實,西安天壇的真正名字叫“圜(huan)丘”,一千多年前的史書中都這麼叫它,而把祭祀上天的多層圓台形建築稱作“天壇”,則是明清的事了。雖然名字不同,但西安圜丘卻是北京天壇的老祖宗。西安圜丘始建於隋文帝開皇十年(公元590年),比建於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的北京天壇早了近一千年,從隋初到唐末,圜丘沿用了314年,隋文帝以及唐代的21位皇帝都曾在此進行過隆重的祭天禮儀。西安圜丘共有四層,而北京天壇則只有三層,所以,“無論從規格級別,還是歷史年代來看,西安天壇都無愧於‘天下第一壇’稱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何歲利說。

    曾經是有兩個盜洞的“荒土坡”

    然而,“天下第一壇”這頂桂冠,並沒有給圜丘帶來多少實質性的“好處”,甚至連它的“藏身之所”也很少有人知曉。第一次去探訪它時煞費工夫,記者在陝西師范大學雁塔校區的校園內地毯式地打聽了一番,又走了不少冤枉路才找對了門兒。原來天壇並不在陝師大老校區的“主體”校園內,而是在和主體校園一巷之隔的“師大南苑”內,出了師大西門向南走不遠,就能看到一條窄小的巷子——天壇路,順著天壇路往東走,卻怎麼也看不到天壇的身影,四處打聽,摸索到師大南苑的一扇小鐵門,進門一條窄土路,踩著路上的車輪印向南走,路西就是師大的老操場,鐵欄圍住,雜草亂長;路東有幾戶人家,住著師大的後勤人員,接著一堵高高的水泥灰牆,一截環形的土堆露出牆頂——這就是天壇。圍牆盡頭緊鎖的鐵門旁立一塊黑色的石碑:“陝西省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1957年8月31日公布……”原來不僅天壇年代久遠,天壇被保護的歷史也很久。

    天壇是古人與天相接的地方,它的設置格外講究。古人認為,“南”為乾位,太陽光照的時間較長,屬陽,所以祭天必須在帝都的南郊,隋唐的圜丘,便建在長安城郭城的南邊,位於唐長安城正門明德門東側950米處。公元889年,唐龍紀元年,昭宗“有祀於南郊”,這是天壇最後一次使用的文獻記載,公元904年,朱溫逼迫唐昭宗遷都洛陽,並廢毀了長安城,天壇也就退出了歷史舞台,逐漸被人們忘記。伴隨著天然的沉積作用,唐代的天壇上逐漸被覆蓋上了厚厚的黃土,在年復一年的風霜雪雨下,當年的輪廓已逐漸模糊,天壇變成了一座荒土坡,野草、荊棘叢生。解放後,這座荒坡被列為省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陝西師范大學征用了遺址所在地,從此,天壇便處於陝師大的保護之下。李令福是陝師大西北歷史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的老師,他辦公室所在的“文科樓”和天壇僅一巷之隔,李令福老師回憶道:“師大南苑曾是體育系所在地,有一個大操場,以前師大的液化氣站也在那兒,天壇遺址再往南走。現在南苑住著些後勤人員,操場偶爾還會用。”天壇發掘前,李老師有時會到土坡上踏踏青,沿著土坡上的小路爬上去,常會被瘋長的野棗樹劃傷,李老師還發現了天壇上有兩個盜洞,“不知是何時有的。”他說。李老師的同事史紅帥老師對天壇的老樣子也記憶頗深:“貌似墳冢的小土坡,荒草叢生。”他有時會去轉轉,如果外地的親戚朋友來,一定要帶到天壇看一看。1999年天壇被發掘出後,西安市古代建築工程公司為天壇做了一件外衣——用灰色的素土在天壇遺址的表面夯實,把天壇保護起來,所以,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包裹著現代外衣的天壇。

    它的雄偉超乎想象

    第二次探訪天壇,當然輕車熟路,正值開學第一天,校園中一派生機。剛升大二的許璐雯是生命科學院的理科生,她說:“天壇啊,會不會就是南邊操場的那個圓土堆。去年軍訓在老操場看到過,好像年代挺久遠的。”然而和她同行的其他幾位女生都滿臉疑惑:“我怎麼沒看見啊!”有一位男生下了這樣的結論:“師大有天壇的說法可能是傳言,從進校到現在,我只偶爾聽說,但從來沒見過。”他旁邊的同伴則搖著頭說:“不知道。”在從事歷史地理研究的史紅帥老師眼裡,西安天壇的名氣不小:“大家都知道那是唐代天壇。”不過史老師的這個“大家”僅限於“業內人士”,“雖然陝師大的宣傳資料裡都會提到唐代天壇,但是除了歷史學科的學生外,知道唐代天壇的(學生)很少。”史老師如是說。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