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

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

日期:2016/12/14 12:42:37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明中都皇故城

明中都皇故城

皇陵石刻

    明中都遺址位於安徽省鳳陽縣城西北角的鳳凰山南麓。

    明太祖朱元璋即帝位以後,建都南京,而以臨濠(今鳳陽)為中都。中都始建於洪武二年(1369年),至洪武八年停建,由於興建和使用的時間短暫,沒有形成政治中心,但它在城市規劃上的某些布局思想,包括它城內的宮殿布局,卻影響了明北京城的規劃。

    中都城有外、中、內三道城。外城周圍25公裡,早已毀壞不存。第二道磚牆為皇城,周圍6.5公裡,現在僅存有遺址可尋。內城周圍3公裡,城牆高約9.5米,現僅有午門和西華門到西北拐角的一段城牆保存完好。午門是內城的正門,有三券門,門寬5.1米,門洞高8米,上面的崇樓已經倒塌毀壞。

    在午門東西兩側的城牆下部、三個券門內以及門外的東西兩座翼樓的四周有長達480多米,高160厘米的白石須彌座,座的上面滿布各種動物、花紋圖案的浮雕,如龍、鳳、麒麟、牡丹、芍藥、荷花、方勝、卐字等,這些白石須彌座雕刻精細、造型優美、活潑生動、栩栩如生,在中國是十分罕見的。

    中都城的許多地方還有磚雕,如東華門、西華門、玄武門的券門以及各處的街道都雕有雲龍、鳳、海水等圖案。宮殿的石欄、望柱上也都刻有浮雕或透雕的飛龍、舞鳳、龍雲盤繞等圖案。清康熙時,詩人張宣登中都鼓樓賦詩雲:“飛甍畫棟連空起,濠梁城外月如水。踏春人踞最高顛,燈光散落千門裡。”

    明中都皇城是中國古代最豪華富麗的都城建築之一,在藝術上繼承了宋元時代的傳統,又開創了明清時代的新風格,在中國古代都城建築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閱讀:

和平合水鎮彰洞村一古樓內驚現清朝賀壽屏帳

正定將對唐代“風動碑”開展修繕保護工作

工地挖出明代古漢陽“老城根”專家看法不一

鼓樓前公園內遺址雜草叢生 今日清除礙眼雜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