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孝義三皇廟
日期:2016/12/14 12:51:49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山西省孝義市三皇廟,亦稱聖祖廟,位於孝義市城西賈家莊村中。三皇廟創建年代不詳,元代有之,清乾隆、道光和民國年間曾多次不同程度地擴建和修葺。現存三皇殿仍保存元代原構,余皆清代重建。2004年6月10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孝義市三皇廟為山西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孝義市文物局及山西省古建築保護研究所在保證“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藝、原做法”的基礎上,對三皇廟進行了保護性修復。
“三皇”簡介
太昊伏羲氏,上古“三皇”之首,生於天水。創八卦,作網罟,制嫁娶,養牲畜,制弦瑟,創契文,制歷法。首貫九州,德澤萬裡。
炎帝神農氏,生於姜水。藝百谷而興農事,嘗百草而療民疾,養蠶缫絲,燒制陶器,創日中為市,開貿易先河,被後人尊為農業、醫藥之神。
皇帝軒轅氏,復姓公孫。演武修文,施行德政,創立五行,制造器皿,發明音律,使役牛耕,被炎黃子孫尊奉為“人文初祖”。
廟宇建築風格
孝義三皇廟坐西向東,東西長84米,南北寬59米,兩進院布局。山門、樂樓、正殿依次排列在由東向西的中軸線上。遒勁有力的“三皇廟”鑲嵌在山門的門額上,為明萬歷十年十月四川按察使司梁明翰所贈。
殿內三壁繪有三皇及神醫壁畫,正壁畫有太吳伏羲、神農炎帝、軒轅黃帝的神位,側壁畫繪有十大名醫歧伯、雷公、扁鵲、淳於意、華佗、張仲景、皇甫谧、葛洪、孫思邈、韋善俊的彩色神位及人物故事,現唯殿內壁畫保存尚好。這十位歷代名醫,都以高超的醫術以及精深的醫學著述流名於後世,為消除眾生疾病之苦而顯靈,深受百姓的愛戴和敬重。
三皇殿廊下現存五塊石碑:清乾隆七年《重修三皇廟建兩廊神祀碑》,清乾隆五十八年《增修財神牛馬神祀碑》,大清道光九年端陽《增修三皇廟並金妝聖像碑》,大清道光九年孟夏《重修三皇廟碑》,中華民國十年《重修三皇廟新建文昌奎星樓並改修樂樓碑》。
正殿兩側的耳殿北為馬王閣,南為財福殿,均為磚木結構。大殿對面樂樓坐東向西,台口四周有木、磚、石雕刻清代遺構。台口上方高懸“海市蜃樓”匾額,是晚清書法名家秦龍光所書。樂樓藻井彩繪梁山好漢一百零八將,神彩各異,栩栩如生。前後台間,鑲嵌大塊玻璃為整座戲台增光添彩,時有“玻璃戲台”的美譽,曾形成邑內外“為看戲台而看戲”的時尚。
三皇廟正殿現存整體梁架及建築部件保留元代原物,結構簡潔穩固,再現了元代特定歷史背景下的建築理念,也真實反映了當時道教廟宇建築平面、布局。
“三皇”共同被尊奉為華夏人文始祖,得到了炎黃子孫的廣泛認同和膜拜,歷朝歷代多有拜谒、公祭、民祭,為龍的傳人、炎黃子孫尋根祭祖提供了朝拜的勝地,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文化價值。
推薦閱讀:
山西三朝古建精華 陽城開福寺
山東青州真教寺
山東青州雲門山石窟造像
山東坊子德日式建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