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黃山

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黃山

日期:2016/12/14 12:31:20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黃山

    黃山風景區,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黃山風景區距市府所在地屯溪69公裡,東經118°1’度,北緯30°1’,南北長約40公裡,東西寬約30公裡,地跨市內歙縣、休寧、黟縣和黃山區、徽州區,山脈面積1200平方公裡,規劃入黃山風景區面積約160.6平方公裡,是號稱“五百裡黃山”的精華部分。

    1985年入選全國十大風景名勝區,1990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2004年2月入選世界地質公園。黃山風景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降雨量2394.5毫米,年均氣溫7.8℃,夏季最高氣溫27℃,冬季最低氣溫-22℃。

    1979年7月,鄧小平同志視察黃山,作出了“要有點雄心壯志,把黃山的牌子打出去”的重要指示,從此揭開了黃山旅游發展的新篇章。黃山風景區森林覆蓋率由1980年代初的56%提高到84.7%,植被覆蓋率高達93.6%,景區內空氣清新,水質優良,環境優美,生態系統平衡穩定,各項生態環境指標均達或好於國家標准,成為名符其實的“天然氧吧”、“華東動植物寶庫”和“人間仙境”。黃山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中唯一的山岳風景區,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黃山四絕”以及“黃山第五絕”—冬雪著稱於世。

    黃山,原名黟山,因峰巖青黑,遙望蒼黛而名。後因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成仙,唐玄宗信奉道教,故於天寶六年(公元747年)六月十七日改為“黃山”。據地質資料分析,黃山在四億年前元古代震旦紀是古揚子海,兩億年前中生代三迭紀“印支地殼運動”變為陸地。此後,又歷經多次造山運動的磨砺和第四次冰川的洗禮,才逐漸形成今天這樣雄奇險幻的景色,被世人譽為“天下第一奇山”。黃山風景區分為:玉屏景區、白雲景區、北海景區、松谷景區、雲谷景區、溫泉景區、夢幻景區。黃山集名山之大成;泰山之雄偉、華山之峻峭、峨嵋之清涼、匡廬之飛瀑、雁蕩之巧石、衡山之煙雲、黃山無不兼而有之。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