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銀行該舊址為太原市內保存較為完好的民國時期歐式建築之一
日期:2016/12/15 1:35:43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一塊巨大的實木溜金大牌匾,在安裝工人們的努力下掛上了大門門楣上,標志著南充這道歷史文化的琉璃瓦古建景觀建設落成。三思而行四方太平’的顏體實木對聯,與門前的兩尊高達2.5米的鎮殿石獅、石鼓和一面‘喊冤報案’的大皮鼓,與門前兩邊八字牆上的‘左青龍、右白虎’石刻,兩幅南充歷史人物淺浮雕故事石刻牆,令人肅然起敬的府署照壁交相映襯,與衙門前1500多平方米的雕花青石板廣場一起,構成一道中國古建制官衙景觀,讓人們品讀到1227年代間的古文化韻味。”負責指導施工的一位技術人員告訴記者說。
最終選取了天津、重慶、吉林等10個省區市的10個城市,共完成1497個調查樣本。調查內容包括公眾對文化遺產保護的認識和文化遺產保護知識的掌握、公眾的文化遺產保護行為、公眾對政府相關部門工作的評價和博物館免費開放的專題研究等。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但是公眾對相關知識的認知度並不高,如對“文化遺產日”、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水下文化遺產重大事件、重要考古事件、文物保護法以及《文物認定暫行管理辦法》等的認知率不高,甚至相比往年有降低的趨勢。對文化遺產進行有效開發利用。對於建設考古遺址琉璃瓦公園,六成受調查者希望能夠免費向公眾開放,並希望能夠做好保護和管理。請受訪者說出將會作出的行動選擇。調查結果顯示,公眾面對破壞行為大多會選擇挺身而出,作出自覺保護的行為,例如當碰到有人或單位做破壞文化遺產行為時,一半以上人表示會向相關部門報告,六成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不在文物上亂寫亂畫亂刻,五成以上能做到不攀登踩踏文物等。
得到了公眾的認可。受調查者對地方政府在文化遺產活動、青少年文化遺產宣傳教育、文化遺產宣傳教育進社區方面的評價不高,評分分別為3.2分、3.5分和3.5分。這說明,文化遺產事業不僅僅是防止文物受損、打擊文物盜竊,它的內涵應該更為豐富。地方政府和文物部門在文化遺產工作方面,要加強信息公開,采用多元化、現代化的宣傳渠道,公布文化遺產相關新聞事件、相關活動以及相關知識和法規條例。利用各種廣受歡迎的電視節目,讓公眾感知文化遺產的意義和趣味性。同時,應在“文化遺產日”活動方面增強趣味性。讓文化遺產事業為公眾生活增添更多色彩。應在經過文物部門及相關部門審批後將大遺址建設成考古遺址公園。但是在開放後,要做好對考古遺址公園的保護。
府署又名府衙,是古代府一級的官吏辦公的衙門,從宋朝起歷代沿用。盡管歷史上,說府說署者皆有之,但由我國著名古建專家莊裕光設計和指導的府署重建,依照了歷代官制和琉璃瓦建築風格並采用現代建造技術,僅用了一年多時間就把南充史上的府署風貌重現在了果城大地上。舊址坐北朝南,現存二層磚混建築,立面為西方古典式,分台基、牆身及頂部三部分。1912年山西官錢局在此開設,1919年成立山西省銀行,性質為股份制公司。杏花嶺區文物旅游局有關負責人稱,該舊址為太原市內保存較為完好的民國時期歐式建築之一,是研究我省近代發展及民國時期建築藝術的重要實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