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官式建築保護與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花落曲阜
日期:2016/12/14 11:52:4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東方聖城網訊(通訊員 韋群 薛芊芊)6月16日至17日,為期2天的“三孔古建築彩繪保護工程培訓班”在曲阜舉辦,這既是曲阜慶祝2015年中國文化遺產日的專題內容,也是“明清官式建築保護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曲阜分基地”成立後開展的第一項業務活動。開班儀式由曲阜市文物局局長孔德平主持,曲阜市委副書記趙永和代表曲阜市委市政府致辭,省文物局副局長由少平、濟寧市文物局局長丁海燕對培訓班的舉辦表示祝賀,並對培訓基地建設和發展提出希冀和要求。開班儀式後,故宮博物院古建修繕中心主任李永革、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文物保護工程與規劃研究所副研究館員陳青、北京國文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鄭宇,分別為參與三孔古建築彩繪保護工程的學員們授課。為進一步落實《山東省人民政府與故宮博物院加強合作交流框架協議》,結合山東文物保護工作實際,2015年5月,故宮博物院與山東省文物局經過充分溝通協商並一致同意,達成了在山東省設立“明清官式建築保護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曲阜分基地”的戰略合作協議,致力於共同打造中國明清官式建築保護學術研究高地。這是繼去年成為山東省文物保護科學與技術研究重點基地之後,曲阜獲得的又一殊榮。根據合作協議,故宮博物院對明清官式建築保護曲阜分基地建設提供科研指導,並在人才培訓、保護技術等方面予以必要的支持與幫助。山東省文物局對明清官式建築保護曲阜分基地建設在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給予支持,督促曲阜分基地完善管理,推進各項科研工作。
明清官式建築保護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曲阜分基地,將系統研究中國明清官式建築文化,解決中國明清官式建築營造技藝學術空白,探索構建中國明清官式建築的保護理論體系,更好地傳承中國古建築技藝,提升中國古建築保護水平。具體合作與研究內容主要包括:以曲阜明清建築發展史、建築形制、營造技藝、傳統材料及彩繪傳統工藝為主要研究方向;承擔“三孔古建築彩繪保護工程”建設與研究;承接故宮博物院的相關科研任務;通過研究、學習,培訓青年專業人才,為文物保護儲備後續力量;與中國古建築保護相關的其他課題。曲阜,作為孔子故裡、儒家文化發源地、中國三大古代建築群的保留地,所擁有的建築遺存極具特色,既是北方官式建築的代表,又有自己獨特的地域性,既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又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是全面系統研究明清官式建築營造技藝的理想之地。2014年4月曲阜啟動了“三孔古建築彩繪保護工程”。山東省文物局為此專門在曲阜設立了“山東省文物保護科學與技術研究重點基地”,開展“曲阜孔廟、孔府、孔林古建築保護之油畫研究”重點課題,同時授權曲阜市三孔古建築工程管理處成立古建築培訓中心,舉辦與古建築維修相關的各種業務培訓,分基地設在曲阜能夠更好的發揮科研教學平台的作用。曲阜有古建築維修方面深厚的歷史根基。以三孔古建築工程管理處為代表的曲阜古建維修,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的工匠隊伍、傳承的技藝、優秀的人才、豐富的實踐、巨大的資源、突出的成果等多方面的優勢。2011年至2014年,“顏廟復聖殿落架大修工程”、“孔府西路建築群維修工程”、“尼山孔廟古建築群維修工程”連續三年榮獲“全國十佳文物保護工程獎”,取得了“三連冠”的驕人成績,曲阜市三孔古建築工程管理處也因此獲得了“中國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典范單位”的榮譽稱號。因此,從曲阜三孔等文物古建築保護維修的歷史根基、文化傳承與現實情況綜合考量,分基地建設及日常運營將由曲阜市三孔古建築工程管理處(曲阜市三孔古建築維修中心)具體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