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模擬還原後的秦始皇陵地宮內部場景,震撼人心

模擬還原後的秦始皇陵地宮內部場景,震撼人心

日期:2016/12/14 11:43:2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其巨大的規模、豐富的陪葬物居歷代帝王陵墓之首。

 

  秦始皇陵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園。秦始皇陵築有內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征著都城的皇城和宮城。陵冢位於內城南部,呈覆斗形,現高51米,底邊周長1700余米。據史料記載,秦陵中還建有各式宮殿,陳列著許多奇異珍寶。秦陵四周分布著大量形制不同、內涵各異的陪葬坑和墓葬,現已探明的有400多個。

 

但是至今沒有人能進入秦始皇陵,考古學家只有根據已經查到的資料模擬出秦始皇陵地宮。據測,秦始皇陵范圍相當於70個故宮那麼大!

 

  陵上封土原高約115米,現仍高達76米,陵園內有內外兩重城垣,內城周長3840米,外城周長6210米。內外城廓有高約8—10米的城牆,內城裡面修建了堂皇的地下宮殿,頂上有用明珠做的日月星辰,地下布置了用水銀做的江河湖海。

 

 

 

  秦始皇陵的封土形成了三級階梯,狀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型,底面積約25萬平方米。

 

 

  秦始皇陵共發現10座城門,南北城門與內垣南門在同一中軸線上。墳丘的北邊是陵園的中心部分,東西北三面有墓道通向墓室,東西兩側還並列著4座建築遺存,有專家認為是寢殿建築的一部分。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地宮內“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中國地質調查研究院研究員劉士毅介紹,通過物探證明,地宮內的確存在著明顯的汞異常,而且汞分布為東南、西南強,東北、西北弱。如果以水銀的分布代表江海的話,這正好與我國渤海、黃海的分布位置相符。“秦始皇曾親自到過渤海灣,所以他很可能把渤海勾畫進自己的地宮。

 

 

  陵墓地宮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椁的地方,陵墓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多個,范圍廣及56.25平方公裡。主要陪葬坑有銅車、馬坑、珍禽異獸坑、馬廄坑以及兵馬俑坑等,歷年來已有5萬多件重要歷史文物出土。

 

特別聲明:本文為網易自媒體平台“網易號”作者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觀點。網易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來源:智慧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