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記者手記:“三無”烏鎮 用高成本還原古鎮生活

記者手記:“三無”烏鎮 用高成本還原古鎮生活

日期:2016/12/15 16:33:49      編輯:古代建築

烏鎮夜景

烏鎮夜景

2013年5月17日,烏鎮第三天,中雨。這是難熬的一天,在烏鎮住了一段時間了,每天除了參加戲劇節的活動外,空閒中走走逛逛,也逐漸的熟悉了這個水鄉小鎮。熟悉,代表的除了更加熱愛之外,也代表著開始看到它的缺點,的確烏鎮也是有缺點的。

沒有煙店——烏鎮是戒煙者的硬件天堂

烏鎮沒有賣煙的!這麼說,或許有會有很多沒來過烏鎮的人不相信。的確,烏鎮不大但是至少也是個鎮子,但是在這個小鎮裡沒有任何一家超市、店商、酒吧出售香煙。作為一個旅游景點,這一點恐怕對於煙民游客來說是很難接受的。在和烏鎮本地人的聊天中大致的得到了兩個答案。首先,烏鎮在建設過程中,動用了大量的木材作為建築主料,如此一來火災隱患自然也不小,所以患於未然比亡羊補牢更加重要,而香煙作為最不可預料和最常見的火災隱患,自然被阻擋在烏鎮之外。另外一個說法,是烏鎮景區在建設初期,就是以健康、自然、清新為目的,而香煙無論對於游客的健康,還是環境與空氣來說都是一大殺手,所以景區管理部門有嚴格的規定,禁止任何商家銷售香煙。

經常聽到朋友立志戒煙,但成功的沒有幾個,自己也是。然而,在烏鎮,你需要的不是一個戒煙的理由和失敗後的借口,而是擁有了一個戒煙的硬件環境。忍一忍,為了這新鮮柔軟的空氣,何樂而不為呢?

沒有電線——用高成本還原古鎮原貌

烏鎮沒有電氣化!在國家西電東輸、南水北調、村村通、戶戶亮等便民策略取得巨大成功之後,走在烏鎮的街頭,你很難相信這麼個龐大的商業景區,居然除了電燈之外見不到其他的電子產物。甚至就連自動提款機,也被安置在主街道外的小巷之中。抬起頭,看不到高懸交錯的電纜電線,赤裸裸的天和雲就在頭頂,完整的令人心曠神怡。

其實烏鎮並不“落後”,刻意的將電氣化產品“隱藏”起來是為了更好的重現古鎮原貌。試想一下,陳舊斑駁的白牆上懸掛著一台嶄新的空調外掛機,該有多煞風景。發現細節上的不同,無疑是烏鎮帶給一個已經住了三天,新鮮感逐漸消退後的“熟客”的最大震撼。單憑電纜入地這一工程,就是很多一線大城市至今無法完成的。而在與當地居民聊天的過程中更是得知,為了滿足冬季和北方游客的需要,烏鎮的絕大多數民宿甚至已經配備了地暖設備。這更使我在淋過烏鎮的雨之後萌生了冬天來烏鎮看雪的沖動。以上的這一切,無疑是一種高成本的投入,其目的只有一個——讓游客看到最美最真實的烏鎮。

沒有夜店——沒有夜生活也是一種夜生活

烏鎮沒有夜生活!習慣了活在都市裡,入夜約上三兩好友酒吧、餐館、夜店晚上個通宵,開心達旦但是也精疲力盡。來到烏鎮,遠觀河邊的酒吧、酒館,心裡不禁竊喜,看完精彩的戲劇演出之後約上好友來此,評劇聊天賞景聽曲到天亮,樂哉樂哉。然而,想不到的是,當酒意正酣,調侃道興頭上的時候,突然被酒保通知酒吧打烊了。看看手表剛剛午夜,詫異之時朋友告訴我,烏鎮的酒吧都不是通宵營業的。作為一個常常泡酒吧的人,這種經歷著實罕見。踏著夜色走了一圈,果然,午夜的烏鎮在一瞬間陷入了那種深邃絕美的寧靜,找不到任何一間通宵營業的酒吧。

輾轉從在烏鎮的工作人員口中得知,嚴格控制商戶的營業時間也是烏鎮管理上的一大特色。午夜打烊的酒吧已經是烏鎮的夜生活極限,更多的餐館、超市通常在晚10 點左右就熄火關燈。如此這樣,或許對於習慣了城市生活的人來說難以接受,但是這一點恰恰是烏鎮與城市或其他景區的最大不同之處。讓習慣了熬夜的都市人回歸健康的作息時間,讓習慣於快餐速食的白領一族回歸健康的一日三餐,更是讓游客除了觀光游覽外保證足夠的休息,這不正是度假的真正意義嗎?同樣,也正是因為烏鎮沒有夜生活,才讓習慣了晚睡的人有機會能夠獨享這烏鎮的夜。

回去住所的路上,感受著烏鎮的寧靜和安詳,頭頂的夜空沒有被電線分割,耳畔聽不到空調機的聒噪,視線裡只有烏鎮的雨、烏鎮的燈、烏鎮的街。停下腳步靜靜感受,才突然發現沒有夜生活,其實也是一種夜生活,而且是別的地方所感受不到的烏鎮式夜生活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