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楊柳青還原古鎮風情 景點“打包”申報旅游名鎮

楊柳青還原古鎮風情 景點“打包”申報旅游名鎮

日期:2016/12/16 18:03:15      編輯:古代建築
  內容提要:作為天津民俗文化的突出代表,楊柳青鎮目前已經有6張重要旅游名片:中國木版年畫之冠——楊柳青年畫、全國首批14個環境優美鎮、天津市民俗文化旅游區、中國魅力文化傳承名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記者從旅游部門獲悉,楊柳青鎮正在加緊規劃建設包括鎮中民俗旅游區、鎮北生態健身度假旅游區、鎮東農業休閒觀光旅游區、鎮南工業經濟旅游區在內的四大旅游服務業板塊,並全力申報國家旅游名鎮。

  作為天津民俗文化的突出代表,楊柳青鎮目前已經有6張重要旅游名片:中國木版年畫之冠——楊柳青年畫、全國首批14個環境優美鎮、天津市民俗文化旅游區、中國魅力文化傳承名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記者從旅游部門獲悉,楊柳青鎮正在加緊規劃建設包括鎮中民俗旅游區、鎮北生態健身度假旅游區、鎮東農業休閒觀光旅游區、鎮南工業經濟旅游區在內的四大旅游服務業板塊,並全力申報國家旅游名鎮。

  四大板塊自然與人文共存

  以大院區、元寶島楊柳風情區為主的鎮中民俗旅游區,將以文化展示、旅游休閒、商貿購物為主要功能,以建築、民俗、運河、年畫為主要內容,突出游覽觀光、休閒娛樂和民俗體驗。在大院區,具有地方特色的安家、董家、劉家、曹家、周家等大院比鄰,豬市大街、估衣街等街巷穿錯,古樹名木、圍牆、石階等歷史環境完好。元寶島楊柳風情區將規劃建設一系列與楊柳青古鎮歷史和民俗文化相關的經營項目,如南北民俗園、元寶街、文昌閣廟會廣場、世界運河大觀、楊柳青國際會展中心、天津開埠紀念園等,打造中國北方最大的開放式南北民俗文化集聚地。

  以楊柳青莊園、楊柳青園藝科技博覽園、楊柳青高爾夫球場、大柳灘萬畝果園為主,打造鎮北生態健身度假旅游區。這裡是天津西部的天然大氧吧,春可賞花、夏可看綠、秋能摘果、冬可觀林,是休閒健身之地,更是憩息心靈之所。

  以鑫三農田莊為主的鎮東農業休閒觀光旅游區,集觀賞性、參與性、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體。有農家小院、田間野菜、采摘垂釣、動物飼養、民俗體驗、拓展訓練、荷塘月色等諸多特色,是游客們假日回歸田園風光、體驗農家樂趣的絕佳之境。

  以鑫茂集團為主的鎮南工業經濟旅游區,突出工業特色,展示工業風貌,滿足旅游需求,可深度體驗廠區景觀、生產流程、企業文化。

  修復173個院落各具特色

  伴隨著西青區“楊柳青大院區”項目的建設,今後,市民不出津城便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津派“大院文化”。除早已名聲在外的石家大院之外,楊柳青鎮上還有多處明清時期的經典建築。楊柳青大院文化區將加快173個院落的修復工作,根據歷史淵源,把劉家大院規劃為劉翰林書院,把曹家大院建成具有明清風格的四合院賓館,把董家大院辟為各類民俗陳列館和民間藝術珍藏陳列館,把周家大院辟為特色餐飲大院……

  大院區涵蓋各色博物館

  楊柳青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趕大營是楊柳青獨有的歷史,它成為楊柳青人立足中國近代史的一塊重量基石。早在一百年前勤奮勇敢、富有經濟頭腦的楊柳青人就在戈壁灘上挖出了第一桶金。楊柳青年畫是中國著名的民間木版年畫,繼承了宋、元繪畫的傳統,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畫、工藝美術、戲劇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繪相結合的方法。

  為展示這些文化遺產,楊柳青大院文化區還將建設年畫博物館、漕運博物館、風筝博物館、剪紙博物館、民間小吃博物館、民間游戲博物館等一系列展館,充分體現原汁原味津味民俗文化。

  影視民俗表演還原古鎮風情

  天津還將圍繞楊柳青年畫文化、運河文化、大院文化和歷史遺存開展產品設計和推廣活動,延長旅游產業鏈,增加旅游經濟效益;利用“趕大營”的傳奇歷史,拍攝影視題材作品,擴大楊柳青影響力;充分借鑒《雲南映象》《印象劉三姐》《宋城千古情》那樣用經典文化藝術極品來深層次表現民俗文化和山水風光。在楊柳青民俗廣場或規劃中的南北民俗園、文昌閣廟會廣場,策劃民俗文化演繹性歌舞表演,展示年畫文化、運河文化、大院文化等民俗文化,重現楊柳青歷史上出現的掃墊會、太獅老會、高跷會、小車會、轱辘會等二十多種花會。

  兩大組團延續運河文脈

  南運河是楊柳青最具有代表性的景觀資源,古代與楊柳青有關的文化現象也多數與之有關,留下了許多脍炙人口的詩詞。楊柳青“古代十景”有八景處在御河兩岸,楊柳青鎮將以“延續運河文脈,傳承運河文明”為宗旨,規劃建設好兩大組團,即鎮東楊柳古鎮組團和鎮西運河人家組團。同時,還要加快規劃建設津西假日廣場、子牙河游艇等項目,完善旅游服務,增添旅游景點。!!!!旅游專家表示,千年古鎮楊柳青的魅力在於古典和現代的完美結合。

  論古典,楊柳青民間藝術璀璨多姿,舉世聞名的楊柳青年畫,距今已有近900年歷史,題材多達4000余種。建於明代萬歷四年的文昌閣,現已成為國內保存最完好的明代樓閣式建築。聞名中外的石家大院,館藏豐富,民情濃郁,藝術精美。近年來,楊柳青鎮相繼修復擴建了石家大院、安家大院。以古鎮民宅建築物為載體,計劃對保存較好、有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的100余套清代四合院逐步進行復原修繕,形成北方獨具特色的“大院文化游”景區。

  論現代,近年來,在保護歷史文化同時,西青區加大投資,對古鎮進行舊城改造,建成楊柳青廣場、森林高爾夫球場,並規劃建設突出工業特色的工業旅游服務區和現代農業展示區,同時,形成行政區、商貿區、教育區、住宅區等七個功能分區,使之既體現古典風貌,又融入現代氣息。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