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瑞金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日期:2016/12/14 11:22:5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8月19日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印發《關於同意將江西省瑞金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以下簡稱《批復》),同意將瑞金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瑞金位於江西省東南、武夷山西麓,是享譽中外的紅色故都,被稱為“共和國搖籃”, 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征出發地,是蘇區精神和客家文化的主要發祥地。
瑞金於公元953年設縣,1994撤縣設市.歷史上,因瑞金地處贛南東部山區,交通閉塞,屬“八閩百越蠻荒之地“,文化的孕育形成起步晚,相對中原地區較為滯後.後來,漢、晉、唐、宋時期,中原人(指後來的客家人)大舉南遷,瑞金為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客家人帶來的中原文化與當地土著文化相互激揚,相互揉合,相互同化,孕育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客家文化。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瑞金作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所在地,曾一度改名為“瑞京”,是中央政府直屬縣,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當年,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裡進行治國安民的偉大實踐,一大批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的締造者和傳播者在這裡長期生活戰斗,他們創造傳播灼先進文化與瑞金本土文化又一次相互激蕩,互相濡養,推動了蘇區文化的繁榮,孕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蘇區文化.這一文化現象的沿續和發展,形成了輝煌燦爛的紅土地文化,客家文化、紅土地文化是瑞金文化的主要構架,滲透在瑞金人民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崇文重教、敬祖睦鄰、愛國愛家、奉獻創新是瑞金文化內蘊的主要特質。瑞金革命歷史遺存豐富,現有革命舊居、舊址116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5處,省級文保單位2處,縣(市)級文保單位38處;館藏文物11128件。
《批復》要求,江西省及瑞金市人民政府要按照《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的要求,正確處理城市建設與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關系,深入研究發掘歷史文化遺產的內涵與價值,明確保護的原則和重點。同時,對瑞金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強調了六個方面的重點工作。一是完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規劃體系;二是進一步開展瑞金古城“臨水築城、一河兩岸、四塔環抱”格局的考古發掘及古城的環境整治;三是穩步推進歷史文化街區與歷史建築群的保護與修繕,完善文物保護單位與歷史建築的保護措施;四是進一步加強葉坪、沙洲壩、雲石山革命舊址群歷史環境原真性的保護;五是積極推進紅色文化遺產的傳承研究、展示利用;六是適時開展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的保護、修繕與利用。
(來源:國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