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推進古村落古民居保護利用與民宿發展
日期:2016/12/14 11:49:4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6月8日,我國第11個文化遺產日期間,由安徽省文物局和黟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古村落古民居保護利用與民宿發展論壇在黟縣舉行。安徽省文化廳黨組成員、省文物局局長何長風等出席。
本次論壇是2016年中國文化遺產日安徽省主場活動的一項重要議程,旨在匯集省內外業界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民宿發展和古村落古民居有效保護利用方式,交流經驗,促進文化遺產科學保護和合理適度利用。論壇邀請安徽建築大學教授金乃玲、浙江省古建築設計研究院教授張喆、黃山學院教授程極悅、徽學專家陳安生、黃山市城市建築勘察設計院院長陳繼騰、民宿代表御前侍衛業主張震燕等專家學者,圍繞民宿發展的建築表達構想、傳統村落活態保護方式探索、徽派建築大木作建造記憶研究、古建築及聚落人居環境探議、古民居保護利用及發展趨勢、如何做一個好的民宿等論題進行“黟山論劍”。內容深入淺出,分析透徹,案例豐富,從理論到實踐,就古村落古民居的保護、利用、業態打造等進行分類闡述,提出意見建議。
何長風在發言中說,古村落古民居保護利用既是歷史發展的問題,同時也是現代化建設中必然遇到的問題。我們要正視問題、解決問題,有效保護好、科學利用好古村落古民居,將整體保護、重點保護、活態保護、特色保護相結合的保護體系和多主體參與、多元化投入、多業態發展、多價值挖掘相結合的利用體系結合起來,促進鄉村社會和城市發展共融共生,真正實現讓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
安徽省是傳統村落較多的省份,現有中國傳統村落111個,省級傳統村落363個。近年來,通過國家文物保護樣板工程和國保省保集中成片傳統村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百村千幢、徽州古民居保護利用等工程,一大批傳統村落特別是文物建築得到有效保護。下一步,安徽將以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樣板工程和國保省保集中成片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工作為抓手,以徽州區呈坎村、泾縣黃田村、查濟村、歙縣許村等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為重點,精心組織,全力推進古民居維修,部分現代民居徽派風格的恢復,村落布局及街巷、道路的恢復整治,以古村鎮為載體的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搶救、整理、保護與展示,水口及水系、園林等村鎮內部與周邊自然環境的整治復原等,積極處理好保護與發展的關系,把文化傳承、生態保護、經濟發展、改善民生有機結合,實現傳統村落的整體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並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與模式。(皖 文)
(來源:國家文物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