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提升質量 加強管理北京博物館工作碩果累累

提升質量 加強管理北京博物館工作碩果累累

日期:2016/12/14 11:10:0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十二五期間,北京地區博物館認真總結、充分借鑒北京奧運會及慶祝建國60周年時期博物館發展建設成果,努力提升博物館建設質量,加強館藏文物管理,不斷完善博物館社會服務功能,逐步實現博物館建設從數量增長型向質量效益型的轉變,北京地區博物館整體發展水平繼續保持在全國前列,為首都文化中心建設做出了應有貢獻。

  一、數量與質量並重,博物館建設力度逐步加強。

  “十二五”時期,北京市博物館事業持續發展,北京地區注冊博物館穩定增長。工作中,注意加強前期服務引導,提出了“服務中央、保障市屬、服務區縣、協助民辦”的博物館工作思路,共辦理完成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中國消防博物館、中國民航博物館、盛錫福博物館、和苑博物館等15家博物館的注冊申報事宜,北京地區注冊博物館達到171座,比“十一五”時期增加了15座,擁有包括中國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在內的12家國家一級博物館,在全國各省市中排名首位。

  落實博物館免費開放政策,博物館免費開放范圍進一步擴大,配套保障、服務措施進一步完善。目前全市共有包括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等79家博物館列入免費開放范圍,比“十一五”時期增加了40家,增加了網絡預約等購票方式,市民和游客享受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更加優惠和便利。

  北京市充分發揮博物館公共文化教育功能,十二五期間,推出了大量豐富多彩的文化產品。北京地區博物館共有常設展覽200余項,每年推出各類臨時展覽200余項,年接地觀眾3500萬人次。圍繞中華民族傳統節日、“5·18國際博物館日”等重點時期,推出各類特色活動和展覽,已經成為北京地區博物館提供公共文化產品的重要方式。

  二、高質量展覽層出不窮,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的能力穩步提升。

  十二五時期,北京市將提升博物館基本陳列水平作為發揮博物館教育功能的重要抓手,開展了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北京古代錢幣展覽館、大鐘寺古鐘博物館、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正陽門管理處等博物館的基本陳列改陳工作,完成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十三經碑林及進士題名碑展覽展示提升項目,啟動了首都博物館基本陳列改陳的前期准備工作。推出了首都博物館“大千世界——張大千的藝術人生和藝術魅力”“‘假’如這樣——真假藏品對比展”“回望大明——走近萬歷朝”“白山·黑水·海東青——紀念金中都建都860周年特展”,北京藝術博物館古瓷窯系列、中華文明之旅系列等重要展覽項目。完成了全市博物館“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相關展覽及活動。

  為充分發揮博物館服務公眾的社會職能,2014年,結合APEC會議在京召開的有利時機,北京市積極協調整合博物館優勢資源,通過自主策劃、聯合辦展、引進優秀展陳項目等方式,推出了“2014北京博物館展覽季”項目。該活動合作博物館20多家,有近2000件珍貴文物亮相。

  更加可喜的是,在2015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全國主會場活動開幕式上,國家文物局公布了第十二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評選結果。北京地區中國海關博物館基本陳列、首都博物館“呦呦鹿鳴——燕國公主眼裡的霸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的“偉大貢獻——中國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周口店遺址博物館新館基本陳列等四項展覽名列其中。打破了全國各省一次評選入圍展覽數量的歷史紀錄。

  除此之外,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首都博物館等有影響的大館,還推出了一系列有重要影響的大型展覽,像國家博物館的《復興之路基本陳列》是目前唯一一個全面展示中華民族170年復興之路宏大主題的陳列展覽,故宮博物院的“石渠寶笈特展”是《石渠寶笈》著錄書畫的第一次展覽,展示了《石渠寶笈》編纂及其著錄書畫的特點,讓觀眾欣賞書畫銘心絕品,首都博物館的“地域一體·文化一脈——京津冀歷史文化展”,展示了三地“地緣相接、人緣相親、地域一體、文化一脈”的歷史淵源,這些展覽在北京甚至全國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青少年教育試點建立,博物館教育功能逐漸深化。

  2014年,國家文物局在全國15個省市推出了“完善博物館教育功能試點工作”,推動博物館青少年教育功能的實踐和深化,博物館教育功能得到各級文物及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

  2015年,《博物館條例》正式出台並實施,以法律形式強調了博物館的教育和服務職能。北京市作為“完善博物館教育功能試點省份”,積極推動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的發揮。

  2014年北京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中小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意見》,明確提出“四個一工程”,暨每個學生在中小學學習期間至少參加一次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分別走進一次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和抗日戰爭紀念館。圍繞“四個一工程”,我們采取館前准備、館中教育、回校交流的三階段教學模式,有效固化教育成果,初步形成了中小學生定期參觀博物館的長效機制。

  2015年,北京市繼續推進北京地區博物館青少年教育試點工作,成立了“北京地區博物館青少年教育項目實施小組”,召開了“2015年北京地區博物館青少年教育項目推廣新聞發布會”。北京市文物局在匯總各博物館特色項目的基礎上,建立了北京地區博物館青少年教育項目庫。

  目前,北京市在博物館青少年教育方面已經形成了北京歷史文化系列、抗日戰爭系列、走進大自然系列、科技改變生活系列、走進名人的世界系列、走進藝術世界系列活動等眾多的體系。

  四、 博物館建設受到重視,博物館作用逐步突顯。

  在北京地區博物館人的共同努力下,通過推進博物館免費向公眾開放工作、開展“5.18 國際博物館日”宣傳活動、開展系列文化節慶活動、“博物館進社區”宣傳活動、加強博物館志願者隊伍建設和開展國際語言環境建設等項工作,博物館整體建設水平再上台階。可以說,經過五年的發展,北京地區注冊博物館數量穩定增長,博物館社會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管理水平和服務功能明顯加強,出現了一批國際領先、全國龍頭博物館,輻射與帶動作用顯著提高,博物館社會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博物館建設作為首都文化中心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十二五期間的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北京地區博物館在北京世界城市的建設過程中,在展示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滿足公眾的基本文化需求、展現北京歷史文化名城風貌、推動中外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加深各國人民之間的了解與友誼等方面,必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京  宣)
 

(來源:國家文物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