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北庭學研究院成立助推北庭故城遺址保護傳承與發展利用

北庭學研究院成立助推北庭故城遺址保護傳承與發展利用

日期:2016/12/14 11:06:0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在中哈吉三國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兩周年之際,北庭故城遺址保護傳承與發展利用研討會暨北庭學研究院揭牌儀式6月22日在北庭故城遺址所在地新疆吉木薩爾縣舉行。

  有學者指出,“北庭學”是以北庭故城遺址為核心研究對象,從全新的學術視角出發,在全面梳理已有保護利用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重新審視、系統研究北庭故城和古代北庭地區的歷史和文化,力求還原北庭故城和古代北庭地區的人文歷史、生態樣貌,服務於當代“一帶一路”願景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學科。

  北庭學研究院首任院長、中國文物學會副會長兼世界遺產研究委員會會長郭旃說,北庭故城遺址是世界文化遺產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上的璀璨明珠和關鍵節點,北庭學研究院將服務於北庭故城遺址的研究、保護和展示利用,通過北庭學的創立和深化研究,弘揚以北庭文化遺產為核心的優秀傳統文化。

  吉木薩爾縣負責同志介紹,多年來,在國家、自治區有關部門支持下,北庭故城遺址保護工作取得重大成就,成立了專門的保護管理機構,進行了保護范圍內征地、搬遷工作,開展了搶險加固一期、二期工程、遺址調查勘探,完成了遺址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工程,啟動了遺址監測預警構建體系項目建設。以北庭歷史文化為中心,吉木薩爾將旅游與文化融合推進,2014年,全年接待游客170萬人次,旅游收入12億元,分別增長17.8%和26.4%。2015年,全年接待游客18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5.7億元,分別增長13.4%和22%。2016年,預計年內接待游客200萬人次,旅游收入19億元,分別增長11%和21%。吉木薩爾將以北庭故城為代表的北庭歷史文化為依托,打造北庭文化產業園、北庭絲綢之路民俗文化旅游節,啟動城區北庭歷史文化街區項目,提升北庭歷史文化的影響力,利用好北庭故城遺址金色名片,打響世界文化遺產的品牌。

  北庭故城遺址位於新疆吉木薩爾縣城正北12公裡處的北庭鎮古城村。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北庭故城遺址作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也是新疆唯一一處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參加研討的專家學者指出,北庭故城遺址是新疆天山北麓古代文明的發祥地,是歷代中央政府在西域行使主權的明證,進一步加大北庭故城遺址的保護研究利用力度,具有高度的現實作用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張 偉  辛俊峰)

(來源:國家文物局網站)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