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 PK 台北故宮,哪裡的國寶多?
日期:2016/12/14 11:47:5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中國有兩個故宮博物院,
一個在北京,一個在台北。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
為躲避日本侵略的戰火,
北京故宮博物院中的一部分
珍貴文物遷出,幾經輾轉,
1948年遷往台灣。
於是就有了台北故宮博物院,
其文物珍品中,
有90%來源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北京故宮老照片
兩大故宮博物院,
哪裡的國寶多?
這個問題見仁見智。
我們將兩者做一個對比,
請各位看官自己判斷吧!
北京故宮博物院
北京故宮博物院建立於1925年10月10日,位於北京故宮紫禁城內,是在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綜合性博物館,其文物收藏主要來源於清代宮中舊藏。
北京故宮全景圖
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占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間。據統計,北京故宮現有藏品180萬件,其中珍貴文物168萬件。
台北故宮博物院
台北故宮博物院又稱台北故宮、中山博物院,建造於1962年,1965年夏落成。藏品多來自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北平圖書館。
台北故宮博物院
台北故宮博物院占地總面積約16公頃,為仿造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主體建築共4層,白牆綠瓦,正院呈梅花形。據統計,現有藏品69萬件。
青 銅 器
北京故宮博物院:亞酗方尊、蓮鶴方壺
亞酗方尊
亞酗方尊:方形,侈口,肩上四角各飾一象首,象首間夾飾獸頭,頸、腹、足均飾八條稜脊。
蓮鶴方壺
蓮鶴方壺:方壺形體巨大,雙層镂雕蓮瓣蓋上立有一只展翅欲飛、引頸高吭的仙鶴。镂空的雙龍耳較大,上出器口,下及器腹。
台北故宮博物院:毛公鼎、散氏盤
毛公鼎
毛公鼎,西周晚期毛公所鑄青銅器。鼎內銘文長達四百九十九字,記載了毛公衷心向周宣王為國獻策之事,被譽為“抵得一篇尚書”。
散氏盤
盤高重21.312千克,盤附耳,盤腹有夔紋飾,高圈足上飾獸面紋。內底鑄有銘文,內容為一篇土地轉讓契約。
書 法
北京故宮博物院:《平復帖》《伯遠帖》
《平復帖》
《平復帖》為牙色麻紙本墨跡,共9行84字,書寫於西晉,宋人定為陸機作品,此帖筆意婉轉,風格平淡質樸,其字體為草隸書。《平復帖》有“法帖之祖”的美譽。
《伯遠帖》
《伯遠帖》是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珣書寫的一封信,紙本,行書。《伯遠帖》上只存錄王珣書信中的47個字,只言片語中似乎訴說著萦懷的回想和與友人天各一方的怅惘。
台北故宮博物院:《祭侄文稿》《黃州寒食帖》
《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是唐代書法家顏真卿追祭從侄顏季明的草稿,行書紙本。此帖通篇用筆之間情如潮湧,被後人譽為“天下行書第二”。
《黃州寒食帖》
《黃州寒食帖》是蘇轼撰詩並書,墨跡素箋本,是蘇轼行書的代表作。這是蘇轼在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所發的人生之歎,寫得蒼涼多情。
繪 畫
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千裡江山圖》《五牛圖》《韓熙載夜宴圖》
《清明上河圖》局部
《清明上河圖》為北宋風俗畫,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人民的生活狀況。
《千裡江山圖》局部
《千裡江山圖》為宋代王希孟所作。作品以長卷形式,描繪了連綿的群山岡巒和浩淼的江河湖水。
《五牛圖》
《五牛圖》為唐代韓滉所畫,麻紙本,是少數幾件唐代傳世紙絹畫作品真跡之一,也是現存最古的紙本中國畫。
《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韓熙載夜宴圖》,絹本,是五代南唐畫家顧闳中的作品,是中國畫史上的名作。它以連環長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韓熙載家開宴行樂的場景。
台北故宮博物院:《溪山行旅圖》《江行初雪圖》《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
《溪山行旅圖》為宋代畫家范寬所畫,作品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氣勢雄強,巨峰壁立,山頭雜樹茂密,飛瀑從山腰間直流而下,山腳下巨石縱橫,使全幅作品體勢錯綜。
《江行初雪圖》局部
《江行初雪圖》是一幅山水人物並重的作品,全卷描繪長江沿岸漁村初雪情景。畫面上天色清寒,樹木籠霧, 寒風蕭瑟, 一派天寒寂靜之景。
《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局部
《富春山居圖》是“元季四大家”之冠黃公望的代表作,系作者七十九歲時為無用師所作,歷經三年繪制完成。
瓷 器
北京故宮博物院:宋汝窯三足樽、清康熙郎窯紅釉穿帶直口瓶
宋汝窯三足樽
宋汝窯三足樽,高12.9cm ,仿漢代銅器造型,直口,平底,口、足徑度相若。
清康熙郎窯紅釉穿帶直口瓶
清康熙郎窯紅釉穿帶直口瓶,瓶直口,長頸,垂腹,圈足外撇。足外牆兩側各有一長方形穿孔,可穿系繩帶。
台北故宮博物院:北宋汝窯天青無紋水仙盆、北宋汝窯蓮花碗
北宋汝窯青瓷無紋水仙盆
天青無紋橢圓水仙盆,重670 克,為橢圓形盆,侈口、深壁,平底凸出窄邊稜,四雲頭形足。
北宋汝窯蓮花碗
北宋汝窯蓮花碗,造型比例適度,器身隨花口亦呈十瓣,形似一朵盛開的花朵,凸凹與蓮口相銜接,顯得格外協調自然,美觀大方。
玉 器
北京故宮博物院:清大禹治水圖玉山、青玉雲龍紋爐
清大禹治水圖玉山
清大禹治水圖玉山,是中國玉器寶庫中用料最宏,運路最長,花時最久,費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氣魄最大的玉雕工藝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
青玉雲龍紋爐
青玉雲龍紋爐為故宮玉器的代表作品,爐青玉質。通體以“工”字紋為底,上飾游龍、祥雲和海水紋。器內底陰刻乾隆七言詩一首。
台北故宮博物院:翠玉白菜、元大雁玉帶飾
翠玉白菜
翠玉白菜,與真實白菜相似度幾乎為百分之百。白菜寓意清白,象征新嫁娘的純潔,昆蟲則象征多產,祈願新婦能子孫眾多。
元大雁玉帶飾
元大雁玉帶飾,器近橢圓形,白玉質,光澤溫潤瑩秀。采多層次镂空技法,呈現大雁穿竄於荷塘葦叢間的景況。
琺 琅 器
北京故宮博物院:元掐絲琺琅纏枝蓮紋象耳爐
元掐絲琺琅纏枝蓮紋象耳爐
元掐絲琺琅纏枝蓮紋象耳爐,爐銅胎,圓形,鼓腹,象首卷鼻耳,圈足。
台北故宮博物院:明景泰掐絲琺琅番蓮紋盒
明景泰掐絲琺琅番蓮紋盒
明景泰掐絲琺琅番蓮紋盒,此盒紋飾中的花瓣豐滿、胎體厚重、釉層深厚以及掐絲末端以隱藏的方式處理,均具早期掐絲琺琅的特色。
瑪 瑙
北京故宮博物院:瑪瑙單螭耳杯
瑪瑙單螭耳杯
瑪瑙單螭耳杯:此杯為花瑪瑙質地,灰白色瑪瑙中有黃褐色斑紋。器為不規則圓形,一側凸雕一螭龍為杯柄,螭的雙前肢及嘴均搭於杯的口沿上。
台北故宮博物院:東坡肉形石
東坡肉形石
東坡肉形石:肉形石的由來是一塊自然生成的瑪瑙,瑪瑙生成過程中受到雜質的影響,呈現一層一層不同顏色的層次。
漆 器
北京故宮博物院:張成造款雕漆雲紋盤
張成造款雕漆雲紋盤
張成是元代雕漆大家,其傳世作品被一致認為是雕漆作品裡的珍品。張成造款雕漆雲紋盤為故宮漆器的代表作品,為盤木胎黑漆,內外均雕雲紋,刻工圓潤。
台北故宮博物院:明填漆牡丹圓盒
明填漆牡丹圓盒
明填漆牡丹圓盒,平頂直壁,平底淺凹。蓋面及周壁以填漆為飾。蓋面為朱地黃輝觀牡丹花叢,花色以銀粉漆為之,色粉微渙散。
鐘 表
北京故宮博物院:彩漆描金樓閣式自開門群仙祝壽御制鐘
彩漆描金樓閣式自開門群仙祝壽御制鐘
彩漆描金樓閣式自開門群仙祝壽御制鐘為故宮鐘表的代表作。此鐘共有7套機械系統,分別控制走時、報時、景箱內的活動裝置等,技術水准相當高。
台北故宮博物院:銅鍍金畫琺琅懷表
銅鍍金畫琺琅懷表
銅鍍金畫琺琅懷表:十八世紀中葉,英國倫敦的制表業巨歐洲之冠,此對懷表不僅見證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同時也展現了奇妙的機械精工。
兩岸故宮的收藏各有千秋,
但兩者本來就是一個整體,
有著很強的互補性,
只有從整體上來看待,
才能全面地認識中華文化的
源遠流長和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