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文保單位的申報工作 提高文物“活化利用”水平
日期:2016/12/14 11:04:0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11月9日,清遠市2016年文物工作會議在英德召開,會議學習了全國全省文物工作會議精神,並為我市文物工作“診脈”。副市長陳建華出席會議並作總結發言。她指出,各縣(市、區)要重視文保單位的申報工作,提高文物的“活化利用”水平。 會上,陳建華還為秦漢古道和浈陽峽拉票:“廣東十大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地理坐標”評選活動正在網上投票,將從30個參選名單中選出10個作為文化地標,清遠此兩處參加競選。 “清查家底”成效卓著 會上,市城鄉規劃局就歷史建築與傳統村落保護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匯報,市博物館介紹了文物普查成果等。 市文廣新局局長許廣勇表示,博物館是一個地方歷史文化的積澱,文物工作有著重要意義。許廣勇對我市文物工作作工作小結,並指出目前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規劃。他表示,近年來,遵循“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我市以文化惠民為原則,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同時,“清查家底”和文物的研究、著錄都取得了明顯成效,文物保護隊伍也從單純的專業隊伍保護向社會保護延伸。許廣勇特別提出,目前,我市普遍存在文保單位申報和升級不積極、不作為的現狀,希望各縣(市、區)提高認識。 會議認為,英德在考古挖掘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發現了目前嶺南最早的古墓葬;佛岡上岳古村落保護中較好地保留了镬耳樓等嶺南傳統民居風格;連南將文化遺產與旅游密切結合,非遺活化利用保持較高水平。三地也在此次文物工作會議上,就各自的優勢項目進行專題發言。 強化規劃,注重保護 提高文物“活化利用” 據悉,我市各縣(市、區)共登記不可移動文物2214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4處,縣(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19處;傳統村落120處,其中,國家級傳統村落13處,廣東省古村落23處。涵蓋了古建築、古遺址、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等類別。歷時三年完成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全市已注冊收藏單位12家,已登錄藏品總數10240件-套。一級文物7件(套)、二級文物87件(套)、三級文物1165件(套),順利通過了省驗收。 會末,陳建華強調,各級部門要認清形勢,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做好文物保護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強化規劃,注重保護,努力提升我市文物保護與利用工作水平。“十三五”要具體抓好文物保護系列工程、充分挖掘文物資源價值、提升文博事業惠民水平、加強人才與科技支撐、健全完善文物安全防范體系、深化文博事業合作交流六個方面的工作,推進“十三五”文物事業發展,著力實現新突破,讓文物“活”起來。 來源:清遠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