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由安徽博物院和台灣高雄琢璞藝術中心聯合舉辦的“炎黃之胄——黃胄誕辰90周年作品展”在安徽博物院新館開幕。台灣高雄琢璞藝術中心董事長楊宏博、王素真,安徽省文化廳副廳長丁光清等出席開幕式。
此次展覽是安徽博物院繼孫多慈藝術展、唐代文物佛塔回鄉、歐豪年美術作品展、星雲大師一筆字作品展後,皖台文化交流的又一成果。展覽荟萃黃胄個人精品佳作74幅,是其一生創作成就的展現,筆墨中透出恣意浪漫的民族風情,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時代感。
黃胄(1925—1997年),河北蠡縣人,原名梁淦堂,少年因得到一面“炎黃之胄”錦旗,即以“黃胄”作為筆名。黃胄自幼喜愛繪畫,少時拜中國近代畫革新的先驅人物趙望雲為師,受其所倡導的扎根於生活的藝術理念的影響,以大西北作為藝術靈感迸發的源泉。黃胄勤於臨摹前代古跡,博采眾家之長,以“必攻不守”為座右銘,尤其在人物和動物畫領域,對中國當代畫壇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