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甘肅擬投資2.6億復制莫高窟?

甘肅擬投資2.6億復制莫高窟?

日期:2016/12/14 21:43:3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w*Ub,~5Y ^jjFP&K0  藝術寶庫莫高窟也將被“復制”了。今年“十一”期間,敦煌莫高窟單日接待量最高達到5300多人。為應對日益增長的旅游壓力,敦煌研究院在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擬投資2.6億元人民幣建設虛擬莫高窟暨游客服務中心,以緩解大量游客給莫高窟保護帶來的負面影響。

:JD/Y$i!~(ve0 99古建網7p-B)T*Qa H!hv ]3D

  應對日益增長的旅游壓力只是“虛擬莫高窟”建設的原因之一,最關鍵的原因是,有關專家表示游客是造成洞窟內微環境變化的主要因素,開放洞窟致壁畫病害發展速度加快。而“虛擬莫高窟”建好後,通過數字展示技術,游客們可以身臨其境、細致入微地觀看洞窟建築、彩塑和壁畫等等。莫高窟這一人類文化寶藏是不可再生資源,對其予以全力保護是我們應盡的責任,縮短游客在莫高洞窟內的停留時間,無疑對洞窟的保護將起到有效作用。99古建網O{4s4_\7C8g%zv

99古建網N2}Ah,z OZ

  然而,投資2.6億元“復制莫高窟”這一舉措在民間並未贏得一致認同。最典型的反駁觀點是,花這麼多錢建設這個“假”的莫高窟有意義麼?游客支付高昂的旅游費用前去觀瞻一個並不真實的莫高窟,倒不如制作成光盤在家中觀看,省錢又省事。99古建網3HN7h*~IJ&Vs

99古建網H{s5MI

  到現場觀看一個莫高窟復制品,與在家中觀看莫高窟的光盤,二者具備同等價值麼?顯然不可能。很多文物,比如《清明上河圖》,普通人一般難見其真跡,但是那些手工臨摹、木刻水印或是制版印刷的“清明上河圖復制品”滿足了人們觀覽的需求,你能說這些“下真跡一等”的觀賞品沒有價值麼?當年張大千、謝稚柳等名家臨摹的大量敦煌壁畫同樣具有相當高的價值。再比如古代書畫、漆器、紡織品等,展覽是要受損的,那不妨用高仿真的復制品替代。所以,簡單地否定文物復制品的價值並不可取。出於保護敦煌壁畫等文化瑰寶的需要,修建“莫高窟復制品”以虛擬漫游廳的形式來滿足游客的需求,這與制作文物赝品完全是兩回事。99古建網3`X-I}*q/u

`H9hi)d e-QD0  投資2.6億元“復制莫高窟”的這一爭論背後,其實是文物保護與游客立場的關系如何平衡的命題。對於類似莫高窟這樣以展示文物遺跡為主的景區而言,觀賞到貨真價值的文物當然是游客的第一需要,但是文化古跡的保護和研究必須站在游客立場上嗎?未必。比如,像《清明上河圖》這樣的珍品,國家文物局就有相關規定,在陰天、雨天或雪天裡它是不允許出庫的。在對待文化古跡的態度上,保護永遠是第一位的,任何開發都應該讓位於保護的需要。99古建網$I/r @(v4o'UA'x'c^

;Jb(@8s}p0z/`?0  值得警惕的是,有時候出於經濟利益的考量,我們常常把文化古跡的保護和研究讓位於游客需求,或者讓位於旅游收入。只要能提高這些景區的景點收入,古跡毀壞一點無所謂,遺產再怎麼開發都不為過。這樣的文物保護態度在一些景區並不鮮見。99古建網(@.S&P0y'{+`.x

o }v O { \0a6\(O0  相比之下,有些國家的做法倒值得我們借鑒,他們挖到古跡之後就地回填,然後,在遺址邊上,做一個復制的現場。他們對游客開放這個復制的現場,然後樹個牌子告訴游人這個古跡是怎麼回事。游客大體上了解和感受了古跡的“活體”,管理部門也有了相應收入,最重要的是,古跡得以完好保存。99古建網s~xV~6^a z

!tpI8_ \q)Q0  文化古跡的保護和研究不能完全站在游客立場上,只要是出於科學保護的原則,復制歷史現場情有可原。當然,類似“中華文化城”那樣的“歷史活體”,那是另外一回事,我們必須堅決反對。99古建網5^/Sf G];h }KU

營造天地中國古建築論壇 http://www.yingzao.net TAG: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