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下關拆遷工地發現大量明代城牆磚
日期:2016/12/14 11:03:5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從11月15日開始,南京老下關九家圩、唐山路和東炮台等處拆遷房,頻頻出現大量城牆磚,這些磚都是明代的,城磚上還有明顯的“府、提調官”等標志,可以回收作修城牆專用。隨後,居民打電話給南京市城牆管理中心,並將其進行回收。
11月15日中午,南京市民武先生途經鼓樓區東炮台街,發現有不少民宅院牆中藏有明城牆磚,有些竟然隨意地堆放,有些還有破損。而這些民宅將面臨拆遷,這些磚都是明代的,可以回收作修城牆專用,否則太可惜了。
據當地居民李師傅介紹,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這地方不少人下放農村,隨後八十年代下放返城,家中面積比較小,無處居住,蓋房子建圍牆沒有錢,大家就去下關興中門明城牆下用板車拉磚,當時的人們也沒有文物保護意識,把大塊的城磚拖回來。有的用來蓋房子,有的用來砌圍牆。從這些房子側面沒有被水泥和白灰遮蓋起來的地方,可以明顯看出來是由帶有磚文的青磚堆砌的。磚上有著各種細小的文字,寫著類似於“吉安府”“提調官”“造磚人”以及各種姓名等標志。
李師傅說,如今此處將拆遷,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些城牆磚的歷史價值,或者不重視,隨意地堆放或丟棄,估計也損壞了不少城牆磚。這一帶面臨拆遷,很多居民擔心寶貴的老城牆磚會因為機器的介入而遭到損毀,今年又是明城牆肇建650周年,市民呼吁文物部門前來勘查登記並采取必要的措施。
無獨有偶,昨天,原下關九家圩、唐山路等處,市民拆遷房院又現大量城牆磚。城牆管理中心工作人員說,如今市民文物保護意識提高了,這些城牆磚,應該是由於歷史原因散落的,在以前被廢物利用,砌成了院圍牆或蓋民房之類,但現在看來,這些圍牆或民房完全可以用仿古磚來砌築,將拆遷的城牆磚收回,用於後期的城牆維修。 來源: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