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將參與故宮養心殿乾隆花園修繕
日期:2016/12/14 11:03:0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到2020年,故宮的開放度將達到80%。昨天,東南大學與故宮博物院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霁翔受聘東南大學兼職教授。單霁翔透露,東大將參與到故宮養心殿、乾隆花園等古建築的修繕中,故宮600歲時有望對外開放80%的古建築。
“皇帝坐在金銮殿上朝”是戲說
單霁翔說,故宮博物院擁有世界級文化資源,第一項就是由9000間房屋組成的古建築群。大家都說是9999間屋,事實上是9371間。北京有一條清晰的城市中軸線,從永定門到鐘樓共7.8公裡,這條軸線上最氣勢磅礴、最重要的一組建築就是紫禁城古建築群。
經常在這些古建築中走,單霁翔就會發現一些有趣的事。“大家在連續劇裡會看到皇帝坐在金銮寶殿裡,在乾清宮上早朝。這些絕對都是戲說。明代皇帝上早朝就在太和門的門洞裡,清代皇帝上早朝就在乾清門的門洞裡,從來就沒坐在金銮寶殿裡上朝的皇帝。”
故宮博物院有多少件文物藏品,之前誰也答不出來。後來,單霁翔帶著故宮工作人員用了7年時間進行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文物清理工作,共有1807558件套。故宮是收藏銅器、陶瓷最多的一座博物館,織繡類文物也是浩如煙海。“通過查閱資料,當時在江寧、蘇州、杭州有三個織造區,最多的時候曾有7000人給皇宮做織繡品,在故宮庫存裡,今天收藏著18萬件織繡品。”
故宮居然還是世界上收藏西洋鐘表最多、品質最好的一座博物館,因為當時西方的一些國家會把它們最精美的一些西洋鐘表作為禮物送給東方的皇帝,乾隆皇帝就非常喜歡西洋鐘表。
故宮九成以上是頂級珍貴文物
“全世界的博物館幾乎都是金字塔形的藏品結構,塔尖上是鎮館之寶、珍貴文物,腰身是量大面廣的一般文物,底層的是待研究、待定級的資料。故宮博物院是個例外,它是倒金字塔,也就是頂級珍貴文物就占了93.2%。”單霁翔說。
據了解,十余年前故宮購藏了三件書畫,第一件花了1200萬元,是從瀚海藝術品拍賣公司征集到的張先《十詠圖》;第二件就是米芾的《研山銘》;第三件是由當時文物鑒定委員會主任、北師大老教授啟功先生領銜鑒定的《出師頌》,專家們堅定認為確切無疑的真跡,故宮花了2200萬元購藏了。
單霁翔說,如果當代藝術家要把自己的作品捐贈給故宮博物院,他們會持比較慎重的態度。故宮定了三條規定,第一,就是一定要是藝術大家;第二,藝術家捐贈的一定是他的代表作;第三,無論藝術家名氣多大,不得捐贈十件以上作品。“我們希望600年以後,故宮博物院的藏品仍然是個倒金字塔,仍然是各個時期最好的藝術品。”
2025年預計開放85%
故宮觀眾數量的增長速度非常可怕。2002年,故宮的觀眾第一次突破了700萬,僅僅過了10年,故宮的觀眾就超過了1400萬。人爆多時,巨大的人流就會從午門進入,80%的觀眾都會目不斜視地往前走,去看皇帝坐在什麼地方,再往前走看皇帝躺在什麼地方,然後再往前走看御花園就出宮了,出去時有的觀眾會說,怎麼沒有看到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展覽啊!
單霁翔說,以前觀眾都是從中路參觀,以後故宮要開放東西路,可以看古樹名木,以及更多的古建築和文物。事實上,近年來,故宮博物院開放力度不斷擴大。2002年前,故宮古建築修繕之前開放面積是30%,2012年達到48%,在修繕了慈寧宮、大佛堂、壽康宮等區域後,2015年開放面積達到65%,今年達76%,預計2020年,故宮600歲時,開放面積將達到80%,2025年故宮博物院建院一百周年時開放面積將達到極限85%。
單霁翔還提到,今後要提升故宮的展覽,最重要的是原狀陳列展,將宮殿中的文物放回原處,是它最好的歸宿,是最有尊嚴的展示方式。故宮的太和殿只有安上牌匾、楹聯、寶座台、屏風和寶座才有講述故事的空間。像三希堂、麗景軒、皇極殿,還堅持原狀陳列。
據了解,故宮也開始制作一些趣味性強、實用性強的東西,比如故宮娃娃、手機殼,還有真絲披肩、《蘭亭序》卡包、錢包、故宮文化筆記本、化妝鏡、冰箱貼、鼠標墊、充電器、電腦包、U盤、故宮行李牌等等。
東大將參與養心殿乾隆花園修繕
“開放面積增大後,保護和陳列展覽也更繁復。”單霁翔說,與東南大學的合作,可以在故宮的古建築勘察、保護歷史信息等方面,使得古老技藝得以傳承,如虎添翼。
根據協議,今後東大和故宮博物院將在科研項目、學術交流、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合作,雙方將共同致力於我國古代建築價值特色及遺產保護和利用領域的研究和人才培養。協議顯示,雙方擬建立“亞洲木構建築研究中心”,加強亞洲木構建築及建築群保護的基礎理論研究和前沿技術方法研究。
“紫禁城是永樂皇帝在位期間,於1420年建成的,再過6年到2020年,紫禁城將度過它600歲的生日,我們希望在那天來臨的時候,紫禁城會更加壯美,更加完整。”單霁翔說,首先要持續地進行文物建築的修繕。東大有著修繕古建築的豐富實操經驗和人才培養,故宮此次和東大攜手,希望東大能參與到養心殿、乾隆花園等的修繕中,爭取讓這些古建築早一天對外開放。
通訊員翟夢傑記者王晶卉來源: 中國江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