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葫蘆島市建昌東大杖子戰國墓地是中國東北地區統一時期規模最大的古墓群,然而,其附近分布的杜梨樹遺址和北山遺址的“身份之謎”一度是考古界的熱點話題。
日前,遼寧完成了對這兩座大型遺址的發掘,解開了近年來懸而未解的謎團。
遼寧建昌東大杖子戰國墓地位於遼寧省建昌縣,占地面積10萬余平方米,該墓葬群建於公元前三世紀至公元前五世紀之間,墓地墓葬保存完好,其等級之高、規模之大,在中國東北部乃至整個東北亞地區十分罕見。2012年被評為“201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李新全介紹,距東大杖子戰國墓地不足千米,分布著杜梨樹遺址和北山遺址兩座大型遺址。
從2014年開始,考古人員對兩座遺址展開主動發掘,目前這項工作已基本結束。
李新全說,杜梨樹遺址的北部為建築物,出土大量板瓦和筒瓦;南部為半地穴式糧倉,出土北魏時期的水波紋陶器、蓮花紋陶器等遺物。還有貨泉、五株、鐵镞等漢代遺物。經考古人員確認該遺址的年代可追溯到新莽時期。
北山遺址發現半地下式房址8座,室外灶21座。出土泥質灰陶陶器、布紋瓦、定窯瓷器、北宋銅錢以及大量各種形制的鐵镞。
李新全說,根據出土的文物分析,該遺跡在金代供民眾居住,後期成為軍事據點,年份跨度大。
李新全表示,這兩座遺址是當地古人活動和經歷的延續,對研究東大杖子戰國墓地的歷史傳承和地域特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依據,對於考證中國東北地區有關民族的民俗、軍事等領域,也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