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軸線文物保護修繕計劃”將啟動,這條京城龍脈上的兩座大殿——大高玄殿和壽皇殿將先後啟動修繕。此前,它們都經歷了曲折的騰退過程。市文物局昨天透露,大修結束後這些古建有望首次作為景點對公眾開放。
少年宮痕跡是否保留待定
去年年底,壽皇殿南宮門上那塊懸掛了57年的“北京市少年宮”牌匾被摘下,這處古建群重返景山公園“懷抱”。卸下了“育人”的重擔,壽皇殿今年將接受體檢和修繕。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修繕方案已基本確定。只是對此前老少年宮留下的遺跡是否保存有關專家還存在爭議。比如原少年宮的標志性建築——“少先隊員像”下的水池是否保留等,專家意見尚未達成一致。
同樣經歷曲折騰退過程的是大高玄殿。這裡是目前僅存的明清皇家道院,位於故宮神武門西北側。此前,文物部門已對該建築群的主要建築之一乾元閣進行了搶修。今年,文物部門將啟動對大高玄殿的全面修繕。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霁翔表示,大修結束後,這裡將成為免費的市民文化廣場,展示道教文物藏品,開辦數字博物館和數字圖書館,舉辦故宮講壇等。
長城有望增加開放段
除了“中軸線文物保護修繕計劃”,今年本市還將重點開展“西山文物保護修繕計劃”、“長城文物保護修繕計劃”、“圓明園文物保護計劃”等一批項目。
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長城修繕將重點在平谷紅石門段開展。平谷紅石門村位於金海湖鎮東北部,因村口的一片紅色山崖而得名。該段長城有著“一腳踏三省”的獨特地理位置。“臨近關隘的牆體為磚石結構,危崖絕壁處便以崖代牆。這段長城雖不及八達嶺宏偉壯觀,但登高望遠也如一條巨龍般在山間蜿蜒。”
按照計劃,今年年底前這段長城一期修繕工程將竣工。文物部門隨後將對其接待能力進行評估,今後有望向公眾開放。另外,文物部門今年還將對西山的北法海寺和圓明園進行文物考古勘探。
名人故居將設“門檻兒”
一直以來,什麼算是名人故居眾說紛纭。有的從建築角度界定,有的從社會影響力來衡量,也有的從行業水平上考量,所以名人故居的種類繁多。今年,本市將設立明確的故居准入“門檻兒”。
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說:“此前在文物建築的名類中並沒有名人故居類別,因而不少名人故居淪為只有一個門牌號的空殼,缺乏保護,甚至破落不堪。”今年,本市將針對名人故居出台明確標准。通過制定標准,市文物局將對納入文物范疇的名人故居加強保護。同時,將通過制定標准的方式,盡可能做到對名人故居的統計不遺不落。記者 劉冕
相關新聞
文物考古擬探索
政府購買服務
日新月異的北京,眾多工程同時進行。然而“要動土,先考古”,相對有限的考古力量此時顯得捉襟見肘。在近日召開的2014年北京市文物工作會上,北京市副市長楊曉超透露,政府擬探索購買服務來彌補考古力量的不足。
根據市政府審議通過的《北京市地下文物保護管理辦法》,建築項目在施工前要進行考古勘探。可隸屬於文物部門的考古力量又非常有限,面對眾多開工項目難免捉襟見肘。一位一線文物工作者反映,考古勘探是一項科學細致的工作,人手不足勢必耽誤一些建設項目的工期。有些工程的項目負責人也因此不願意遵守規定,還沒考古便先期“動土”。楊曉超建議,政府部門考慮采取購買服務的形式,引入社會組織開展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