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丹洲古城:多少迤逦夢境潛藏山環水抱中

丹洲古城:多少迤逦夢境潛藏山環水抱中

日期:2016/12/14 10:33:24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丹洲古城:多少迤逦夢境潛藏山環水抱中 丹洲古城 游客穿過丹洲古城

  農家小院裡,翠綠欲滴的葡萄籐爬滿竹架,過道旁兩汪碧水清可見底,星星點點的紅花綠草惹人喜愛。雨聲瀝瀝,兩三把搖椅擺在屋檐下,幾扇高大的木門齊齊敞開,主人何在,無人知曉。

  在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丹洲古鎮,游客走進一個別致的庭院,常常發現四下靜谧無人——這樣的情境在其他景點極為罕見。遍布明清遺跡的丹洲古城四面環水,游客數量未呈蜂擁之態,環境尚能保持可貴的恬靜清幽。

  在河邊的侗佳香茶館,老板娘盛情邀請記者進店品茶,悠悠茶香中,她給我們講述起過去的艱難歲月;在小巷的一戶普通人家,勞作的大爺停下手邊的活計,用二胡和橫笛的音樂表示對我們的歡迎,還向我們展示自己的“小發明”。行走古鎮,身著民族服裝的黃發孩童嬉戲玩耍,“無人售肉攤”的標志令人心生感慨。此地民風淳樸,堪稱“世外桃源”。

  漫步古鎮街道,高掛紅燈籠的磚瓦房頗具古韻,悠長蜿蜒的青石路干淨整潔,許多人家門口吊著臘肉臘魚,擺起自釀美酒,用竹籃盛裝金黃飄香的柚子,招攬遠道而來的游客。丹洲盛產爽口清甜的沙田柚,全鎮超過千株的柚子樹中還包括20余株百年古柚。

  抗戰期間,丹洲成為包括費孝通在內的一批文人大師的精神“伊甸園”。如今,丹洲古鎮作為三江侗族自治縣兩大4A級景區之一,是成千上萬游客心中的“度假天堂”。今年4月,丹洲舉辦首屆柚花節,吸引5000余名中外游客來訪。

  旅游業的興起給丹洲古鎮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目前景區已開設近百家農家旅館,小商品攤點更是隨處可見。四處兜售的特色工藝品吸引人駐足選購,其中不乏當地能工巧匠親手制作的小物件。

  71歲的劉祖明老人笑容滿面地站在一處磚灰裸露的舊牆下,他面前的油布攤上擺滿折扇、水杯、彈弓等手工藝品。過去七年間,每周周末早上七八點,家在丹洲鎮板江街的他都會乘船過河,到丹洲古鎮“做點小生意”。

  曾經是一名木匠的劉祖明心靈手巧,他熱情地給游客展示自己制作的“倚天劍”、竹板凳、揚帆木船等小物件,還驕傲地稱自己做過十幾個微縮版的程陽風雨橋。“我是根據照片琢磨的,”劉祖明說,“我做的‘程陽橋’高度在50至80厘米之間,大家都很喜歡。”他的手工藝攤點貨物齊全,盈利頗豐,今年“五一”三天裡,他的收入超過3000元。

  古鎮至今無橋連通對岸。據說,當地政府曾有意向建橋,但遭到居民一致反對,聲稱“一旦有橋,再無丹洲”——此傳言不知是真是假。今日,寧靜依舊的丹洲亭亭伫立,不知潛入多少迤逦夢境。
   (編輯:申燦)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