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中央廣播電台發射台舊址:最早發出南京解放信號

中央廣播電台發射台舊址:最早發出南京解放信號

日期:2016/12/14 11:17:13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湖南路,中國人民解放軍江蘇省軍區所在地內幾幢具有法國宮殿式建築風格的仿西方民國建築,曾是國民黨中央黨部舊址,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和中國國民黨中央廣播電台亦曾設立於此。

  清宣統元年(1909)4月12日,首任江蘇省咨議局議長、南通實業家張謇,最初在此購地78920.39平方米,籌建江蘇省咨議局辦公樓,交由基泰工程司承建該樓。江蘇省議會,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參議院也曾在此處辦公。後該處改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和國民黨中央黨部所在地。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也是中國國民黨最高領導機關,處理全黨及直轄地區的黨務。

  該建築坐北朝南,磚木結構,平面呈正方形,邊長約70米,以回廊相連;其拱形門窗,方形壁柱,黃色外牆,深綠色屋頂,顯現出端莊、肅穆、簡潔、明快的氣息。

  總體是西洋建築風格,但在許多細部以及用料作法上,該建築表現出不少中國傳統的建築特點。例如在材料運用上,大量使用青磚和紅磚代替西洋的石料;柱頭采用帶有中國傳統特點的植物花飾。再加上屋頂鍍鋅鐵皮的鮮艷色彩,從而形成活潑生動的色彩構圖。
 

  中央廣播電台發射台舊址

  最早發出解放的信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民政府中央廣播電台舊址”,坐落於南京市鼓樓區江東門北街33號,該發射台於1931年建造,距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

  就在這條小巷子西段的一個院子內,高高豎立著兩座鐵塔樣子的建築。而院子的大門,大多數時候總是緊閉著,顯得非常神秘。如今,這座民國建築已因歲月流逝而失去原先的光彩,拱門上的紅漆掉落得差不多了,顏色卻依稀尚在,很多窗子的玻璃也破碎了。

  這兩座鐵塔,正是開建於1931年的國民政府中央廣播電台發射台。在當年,對於重大的政治活動,中央廣播電台都會長時間播出。據了解,1929年5月,孫中山先生的靈柩從北京運來南京,在舉行“奉安大典”期間,該電台除了在廣播中宣傳,還在迎靈宣傳列車上裝置了播音設施,沿途在各站宣傳、播放哀樂。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第二天早上7點30分,留守在這個電台的工作人員決定停用“中央廣播電台”的呼號,改為“南京廣播電台”,最早釋放出南京已經解放的信號。

    (來源:江南時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