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瘦西湖熙春台受損 景區稱非古建築將盡快修復
日期:2016/12/15 1:21:34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6月11日,某商業劇組在揚州瘦西湖拍電視劇,期間用於拍攝所用的重達58噸吊車發生側翻,48米長的吊臂砸在瘦西湖熙春台的屋頂上,致熙春台三個飛檐損壞嚴重,屋頂瓦片多處受損。中新社發 盧輝 攝
中新網揚州6月11日電 (記者 崔佳明)“此次受損的熙春台並非古建築,而是1986年開始復建, 1990年建成對外開放。”6月11日晚,揚州瘦西湖景區就今天凌晨發生的熙春台被砸受損事故,向中新網通報,此次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經勘探,熙春台主體結構也未受到此次吊臂傾斜的影響。
瘦西湖景區負責人介紹說,6月11日凌晨3時左右,《大清鹽商》劇組在瘦西湖熙春台前拍攝過程中,用於拍攝的吊臂傾斜倒伏在熙春台屋面前檐,造成屋面瓦、飛檐等處受損,未造成人員傷亡。事故發生後,景區派出所,及時封閉熙春台局部區域,確保游覽暢通、安全。同時瘦西湖景區與劇組第一時間協調配合,並邀請了相關技術專家,制定了吊臂移除及熙春台搶修方案,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熙春台修復到位。
揚州瘦西湖現為國家5A級景區,景區內園林群景色怡人,融南秀北雄為一體,在清代康乾時期即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園林之盛,甲於天下”之譽。因清乾隆年間寓居揚州的詩人汪沆的一首感慨富商揮金如土的詩作:“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而得名。熙春台,據相關資料記載原來是揚州鹽商為清代皇帝祝壽的地方,位於瘦西湖西岸的二十四橋景區,該景區是1986年開始復建, 1990年建成對外開放的。